• 23阅读
  • 0回复

能不忆冷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13
第12版(副刊)
专栏:

  能不忆冷丝
金坚范
冷丝,阿尔卑斯山腹地一个区区小镇,却使我魂牵梦萦,挥之不去。
这儿,空气特别清新怡人,因为不管向哪个方向走去,仅隔一箭之遥,总有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一棵棵青松,苍劲、高大、挺拔。有些林中,流水潺潺,似大地在低声絮语,大自然的勃勃生机由此可见一斑。有些林中,有一泓池水点缀其间,清波似碧。
举目远眺,群山错落层叠,绵延起伏,莽莽苍苍。其间高峰,磅礴威武,直插青云。山顶白雪皑皑。山腰林木葱茏,气象万千。山谷里,一团烟雾,飘飘悠悠。山坳里,疏疏落落点缀着一座座式样别致、风格各异的瓦舍。真是一派奇绝山色,令人赞叹不已。
这儿远离城市的喧嚣,也就没有尘世的烦恼,顿感心旷神怡。不时飘逸而至的“叮当”、“叮当”的牛铃声,划破山野的静谧,格外清脆悦耳,平添一种田园牧歌式的情趣。
在这样一种美不胜收的环境中,小住数日,真是一种奢侈。但冷丝这样一种令人不酒自醉、如画一般的仙境,在瑞士的瓦莱州遍拾皆是。她之所以那么富有魅力,是因为小中有大。
说她小,小到地图上找不到,影踪全无。说她大,大到能容纳四海宾朋——这儿聚集了法国、德国、瑞士、巴西、多哥、日本和中国的评委。我们从事的又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日内瓦儿童园地基金会的图书评奖工作。
白天,我们闭门读书。一册在手,咫尺之内,思接异国他乡,视通万里,犹如插上翅膀,飞越崇山峻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黄金屋、颜如玉,不是别的,是异国土地上开放的知识的花朵。暮色四合,大家围着壁炉而坐,感受着熊熊火苗的温暖。信仰不一、文化背景各异,歧见和争论迭有发生。但这毕竟是知识的交流,大家以诚相见,情感在交融,心灵在沟通。
常言道,有缘千里来相会。大家不辞辛劳,从四面八方,聚居于此,只是为了评出一本好书,谨向全世界十余亿儿童推荐。对这一工作的意义,瑞士评委玛丽·琼·露叶女士已经做了最好不过的诠释:“儿童是世界的未来。我们要竭尽全力,从儿童工作做起,使各国人民相互认识,相互理解,并相亲相爱。”
当然,任何工作不是一气呵成、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坚韧不拔的努力。日本评委菅原启州先生有一个十分恰当的比喻。他新近在乡下买了一块田。种了花生、玉米、蔬菜,每个周末他便在乡下侍弄庄稼。这些庄稼虽屡遭猴子、獾、野猪等的蹂躏破坏,却后又复生,这使他在失望之余,得到了生活的勇气,鼓舞他不向犬儒主义低头,不向灰色的人生观屈服。他对大家说,从事儿童图书工作也需要这种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冷丝是有仙的,也是有龙的。这仙这龙便是玛丽·琼·露叶女士了。这位法裔瑞士女性,已年过六旬,发染银霜,但仍目光炯炯,精神矍铄。根据自己长期从事儿童图书编辑工作的经验和对各国儿童图书市场的了解,她立志要为各国儿童推出一批儿童喜欢的图书。露叶认为,儿童不是大人简单地缩小。他们的思想、言语、行为,均不同于大人,因而应为孩子们奉献一批既引人入胜又符合儿童心理的图书。于是她发起成立了儿童园地基金会,并出任首任会长。她既是评委,又是评奖工作的主要组织者。评奖的一系列具体工作,诸如筹款、联系各国出版社推荐图书、邀请评委、联系电台、报纸等等,甚至于各个评委的迎来送往,大多由她一人操办。
我们在冷丝,住的是她母亲的山间别墅,因而一日三餐,均由她操劳。尽管她里里外外十分繁忙,但对一些小事,依然十分注意。譬如,初来乍到,她发现柜内只有咖啡和英国立普顿红茶,马上大叫:“我怎能让中国人喝英国红茶呢?!”说完就钻进她的标致小车,要去镇上购买。我再三劝阻,说我惯于云游四海,什么都能喝。红茶、咖啡都能喝,就是拧开水龙头,自来水管子里的冷水,我也经常喝。可她执意不从,专程开车去买了一盒天坛牌绿茶。以后每天清晨早餐桌上,除了一壶香喷喷的咖啡外,总有一壶绿茶相伴。这壶绿茶,别有一种芬香之气,啜一口就觉得满嘴清芬,回味无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