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起步晚起点高上规模快追赶哈尔滨乡镇企业驶入“快车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14
第2版(经济)
专栏:

  起步晚起点高上规模快追赶
哈尔滨乡镇企业驶入“快车道”
本报讯记者董伟报道:起步较晚的哈尔滨乡镇企业实施“跨越工程”,高起点发展乡镇企业,出现“双太电子城”、“四小动力”等一批高科技含量的大型企业,走出一条非沿海地区快速发展乡镇企业之路。
哈尔滨市是我国最早进入计划经济的重工业城市,素有“动力之乡”、“量具之乡”之称。在沿海地区大上乡镇企业时,哈尔滨市仍然用其重工业为国家做着贡献。待南方沿海地区的乡镇企业成为该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主财政收入时,哈尔滨人才意识到自己如此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非但不能增长收入,也不能涵养和反哺国有大中型企业。
起步已晚的哈尔滨乡镇企业根据本地区科技力量雄厚的特点,提出实施“跨越战略”,向大厂、大学、大所和国内外资本雄厚的企业集团靠拢,高起点发展乡镇企业的方针,使哈尔滨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实现转机。1993年和1994年,哈尔滨市乡镇新办三资企业60户,创建了双太电子城、新马士电子公司、正大实业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
哈尔滨乡镇企业与著名的“三大动力”联合,新建了“四小动力”,即与哈尔滨锅炉厂配套的金属结构厂,与哈尔滨汽轮机厂配套的透平设备总厂和电站辅机总厂,与哈尔滨电机厂配套的中小型发电设备厂,四个厂可形成年产值3.8亿元。同时,哈尔滨市乡镇企业还与国内有实力的企业集团联合,兴办了年产5亿元的阿鞍中型轧钢厂和年产3亿元的昌宁饮料公司。
哈尔滨高起点发展乡镇企业还体现在新办企业全部按新机制运行,实行股份制经营,新建980户乡镇企业,吸纳股金3.5亿元,杜绝了乡镇企业“二国营”现象。去年,哈尔滨乡镇企业投产23个大项目和135个“短平快”项目,发展速度实现翻番,产值达到130亿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