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扎兰屯:乳品一条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10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地方经济

  扎兰屯:乳品一条龙
何淑梅
扎兰屯市发展“乳品一条龙”,在内蒙古享有盛名。该市的乳品“龙型经济”是乳品厂这个“龙头”带起来的。
“自工牧联合之日起,我们就把奶源基地当作企业的第一车间、甚至是整个乳品工业链条中最基础的一环来看待的。”乳品厂高厂长如是说。
1985年以来,乳品厂先后投入300万元,从四平、长春等地买回奶牛送至各家各户,紧接着建起了市、乡、村、屯四级收奶网络,还设立了专职兽医巡回服务,给牧民免费办班,发放科技图书等。经过努力全市收奶线路已由过去的300公里延伸至千余公里,收奶点、站发展到近140个。偏远的新华村过去只有两户奶牛户,为此乳品厂专门雇了辆马车往外拉牛奶,现在那里已成为重点奶牛村。
有几件事似乎更能印证乳品厂与奶户的“亲情”关系。达斡尔乡有个叫鄂铁旦的奶户,特别看重牲畜头数,养着十几头产不了奶的“圪塔牛”受穷。乳品厂三番五次上门“开导”,帮他贷款买了两头高产奶牛,一下子就翻了身。这个企业始终把奶户利益放在第一位。效益稍好一点就张罗着提高收奶价。自1985年以来已先后提了五次奶价,仅此一项给牧户让利200多万元。1993年8月份,与扎兰屯市毗邻的黑龙江省几个县大幅度提高奶价争奶源,可基地奶户硬是没把鲜奶卖出去。这两年夏天收奶线路常被雨水冲毁,本应由厂方负责的修路活儿,好几次被奶户争了去。
而今,依托乳品加工的奶牛业已成为当地牧民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
全市奶牛已发展到7000多头,基地牧户累计从乳品加工环节获得原料返还费4000多万元。全市4万多农牧户中已有5000多户靠发展奶牛业稳稳当当迈进了小康门槛。奶源基地的巩固发展,使乳品厂自身也获得了长足发展。年收奶量较过去增长了4倍以上,去年达8200多吨,企业利税也增长了几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