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努力走向良性循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13
第1版(要闻)
专栏:

  努力走向良性循环
本报记者王清宪
1994年,我国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上进一步取得成效,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由于经营机制转换没有完全到位,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不够强,目前,有些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仍然面临着资金与销售的困难,效益不佳。
在这种情况下,宏观调控是否应当适可而止?国家是否应该用放松银根的办法来刺激需求,带动生产?
要回答这个问题,有必要回顾一下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过热—紧缩—过热—紧缩的循环情况。10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在受着这样一种困扰:财政金融松动,企业日子红火一时,经济发展速度上去了,供求矛盾加剧,不得不用紧缩来调控。然而,调控一加强,财政金融一紧缩,企业效益下滑,经济不振,最后又得放松调控。然后,进入新的过热与紧缩的循环。这种情况已经出现过4次。
第一次:1984年1月到1986年3月。1984年财政支出、银行贷款松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一下子比上年增长25.6%,结果,社会总需求大大超过社会总供给,导致1985年物价上涨8.8%。后来紧缩银根,结果,工业生产大幅下滑。
第二次:1986年4月至1988年2月。由于1985年下半年以后工业生产滑坡严重,1986年第二季度开始,财政金融实行双松政策,1986年各项贷款总额、货币投放量和财政支出分别比上一年猛增33.6%、17.9%和26.3%。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不平衡又一次加剧。1987年国家再次实行双紧政策。
第三次:1988年4月,财政金融再次放松,货币投放量再次明显超过上年同期水平,社会总供求再次失衡,全国形成抢购风,企业红火到残次品也不愁销的地步。1988年第四季度,不得不进行治理整顿。
第四次:1992年初,宏观调控再次放松,企业日子再度红火,钢铁、石油、运输等产业的供给不足再次显示出来。物价大幅度上涨。到1993年下半年,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宏观调控。
所不同于以往的是,这一次宏观调控,中央明确提出是搞结构调整,不是全面紧缩。这说明,决策者已经明确地认识到,以往,之所以难于摆脱过热—紧缩的循环,经济结构不合理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必须下大力气调整结构才能保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对于结构调整,应该说早就有认识了,也喊了很多年,但效果不佳。原因之一就是宏观调控措施不具体、不落实,在引导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上,效果不佳。对于一些企业来说,没有有力的宏观政策的引导,进行自我调整是很困难的。只要有效益,企业往往就没有自我调整的压力和动力;而效益不好时这些企业又不具备自我调整的能力。所谓企业优胜劣汰只是纸上谈兵。
这次宏观调控,没有搞全面紧缩。真正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质量管理效益型的企业没有被卡死,还有能力取得新的发展;加工能力过剩、自身管理差、成本高、竞争力弱的企业“露了底”。当然,由于需求结构的变化等多种原因,一些本来是“瓶颈”产业的企业产品也出现了积压库存,效益滑坡。这是调整不得不付出的代价,是暂时的却又是不可避免的。
宏观调控的目的,是为了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加工能力过剩、管理水平差、成本高的企业出现亏损,甚至面临被淘汰的危险不足为怪。正是从这一点说,这次宏观调控和今年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综合配套改革对接上了。今年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综合配套改革包括要加大企业破产、兼并的力度,同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那么,到底哪些企业该破产,哪些企业不该破?只有在宏观经济形势比较稳定的情况下,才能去掉由于过热状态下的过度需求产生的表面繁荣现象,对各个企业的实际情况有更准确的把握;企业破产才有了更客观的市场标准,就可以与国家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更加一致。
所以,应该说,1993年下半年以来加强宏观调控在一定程度上给1995年的企业改革创造了更适宜的条件。今年,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利于有效利用国家有限的建设资金;有利于经济结构优化效益、规模经济效益和科技进步效益的进一步提高;有利于企业走出生产大量不适销对路、产销率低、严重积压产品,片面追求产值、速度的误区。这一切,无不有利于达到抑制通货膨胀,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目的。走出以往过热—紧缩—过热—紧缩这个循环,走向持续、快速、健康的良性循环,暂时的痛苦是难免的,没有不付出代价的成功。这就需要有长远的目光,需要有改革的胆略与韧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