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阅读
  • 0回复

波黑塞族为何立场强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15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波黑塞族为何立场强硬
本报记者胡锡进
波黑冲突各方的政治谈判至今不能恢复,直接原因是波黑塞族拒绝接受5国和平计划。
去年年底以来,美、俄、法、英、德5国联络小组实际上已同意修改去年7月提出的和平计划,但仍坚持塞族首先接受该计划,然后恢复谈判,这主要是考虑到穆斯林的态度,并以此维系5国之间的脆弱合作。这意味着,塞族议会若按联络小组的要求通过一项声明,并不妨碍它在今后的谈判中就各种问题与穆斯林讨价还价。那么塞族为何不肯这样做?
自1993年初日内瓦谈判进程开始以来,波黑塞族几乎一直保持强硬态度。参与国际调停的有关各方对塞族作了一系列让步,波黑塞族的谈判地位不断加强。1993年春,由于塞族反对,万斯—欧文计划搁浅。以后的和平计划开始给塞族在波黑北部留下战略通道,而且都将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作为民族政治实体保留下来。比哈奇危机之后,联络小组又允许波黑塞族与南斯拉夫组成邦联,波黑塞族形成了有别于贝尔格莱德的独立立场。这迫使国际社会开始与其直接谈判。另外,波黑塞族每对抗一次,均在大国之间制造出新的矛盾,他们能在这种矛盾中找到新的“生存夹缝”。这一切加强了波黑塞族领导人的一种看法,即认为保持强硬态度比让步对他们更有利。
波黑塞族对形势有几个基本判断:第一,由于波黑地形复杂及维和部队的存在,北约不可能搞有实质意义的军事干预;第二,他们与穆族的军事力量对比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塞族目前仍有保持优势的军需物资,整个塞尔维亚民族在前南地区实力最强,一旦波黑塞族在军事上走向战略被动,贝尔格莱德将“顶不住国内的压力”,被迫改变目前封锁波黑塞控区的政策;第三,塞控区大部分地区没有战事,百姓虽生活艰难,但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准,仍有相持能力。
塞族坚持拒绝接受5国和平计划的立场,还有一些更具体的原因。其一,卡特去年底参与调解波黑危机后,塞族试图突破5国联络小组调解的框架,与美国直接对话,而美国也表露了这样的愿望;其二,波黑穆—克联邦危机加剧,塞族寄希望于穆、克族之间重新爆发大规模冲突。
总之,在波黑冲突三方中,波黑塞族是大国最难打交道的一方。当然,波黑塞族也并非从不让步。波黑局势变化很快,波黑塞族最终会怎样对待5国和平计划,目前尚难逆料。(本报贝尔格莱德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