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昆坛代有人才出——记湘昆小生张富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15
第12版(副刊)
专栏:艺坛撷英

  昆坛代有人才出
——记湘昆小生张富光
傅雪漪
在首届全国昆剧青年演员交流演出中,湖南湘昆青年小生演员张富光一跃荣登昆剧兰花最佳表演奖的榜首,其艺事进步之快令同行们刮目相看。
早在80年代后期,张富光曾来京演出,初露光华,给首都观众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也引起了戏剧界人士的极大关注。京昆艺术大师俞振飞先生慧眼识珠,欣然破格收为关门弟子,一时传为梨园佳话。
张富光的《见娘》是湘昆极富特色的传统剧目之一,其师承堪称博大精深,又得俞振飞大师的亲自点拨。张富光博采众家之所长,融会湘、南、北昆的精华化为己有,演出给人以既熟悉又新鲜的愉悦,淳朴而又雅致的美感。他深入品味人物的内心感情,使每个举手投足的身段,一张一弛的眼神,或颦或笑的表情都恰当而准确地表现了王十朋的心态与形态,可谓形神兼备。加上他训练有素、声情并茂的演唱技术,其艺术魅力深深感染着每个观众。
《拾柴》一剧是80年代后期在苏州由昆剧大家周传瑛先生亲自重点传授的昆剧穷生戏。张富光学得扎实而深入,他不仅一招一式,一丝不苟地继承了老师的表演规范;更深入细致、心领神会了老师对吕蒙正这个人物的理解与体现,经过较长时间的演出实践,他的演出得心应手,尤见精彩。周传瑛先生的夫人张娴老师看了以后感动地说:“看了张富光的《拾柴》,我就像看到传瑛在台上似的。”
《抢棍》是张富光向湖南辰河戏老艺术家向子礼先生所学的一出武小生戏。该剧以其浓厚的湘味特色享誉戏坛。张富光的《抢棍》成功地塑造了刘智远这个胸怀大志而寄人篱下的英雄形象。虽然穷途落魄却不失英雄本色,明知有人加害却不顾妻子的劝阻偏要铤而走险,于是有了这场生死攸关、爱恨交加的夫妻抢棍。戏中武功身段繁多,张富光演来干净利索,潇洒自如,英武逼人,尤其是表现夫妻争执间那种醉中犹醒,怒中含情,虽刚而柔的神态、情趣,更是真挚感人。
张富光三出戏,塑造了三个性格迥然不同的人物形象,充分展示了他多方面的才能与功力,称得上是文武兼备的小生全才。张富光的成长显示了昆剧后继有人的美好前景,也展示了养在山区人未识的湘昆特异风采与实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