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最高的奉献——记战斗在世界屋脊上的总后青藏兵站部官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13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最高的奉献
——记战斗在世界屋脊上的总后青藏兵站部官兵
本报记者汪波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这是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给解放军总后勤部青藏兵站部的题词。
总后青藏兵站部建于1954年。40多年来,兵站1万余名官兵在世界屋脊上实现着最高的奉献。
生命线
总后青藏兵站部的任务,就是保证三条线的畅通无阻:地下输油管线——从格尔木到拉萨,全长1080公里。西藏自治区的所需油料都要经过此线;地上运输线——全长2000多公里(即青藏公路),每年要有12万吨货物从这条线运往西藏;通信线——从青海到西藏的通信线为1329.69杆公里,也是全军唯一的一条高海拔、超距离、架空明线。如今,这三条线已成为祖国西南边陲重要的能源、交通、通信大动脉。藏族人民称之为“生命线”,是“金珠玛米献给高原的哈达”。
“生命线”通过的地区,平均海拔达4500米。从西宁到拉萨,2000多公里的线上,兵站的官兵们分散在55个点上,日夜驻守。
打开采访本,记者的心沉重:
高原每上升1000米,气温就下降6摄氏度。
4500米以上,空气中的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一半。
长期驻守在4500米以上兵站的350名官兵有349名身体器官发生变化,发病率为99.7%。从1982年到1993年,已有16名团职干部(平均年龄不到45岁)因不适应高原环境先后逝世。输油管线团20年里,有33名平均年龄20岁的战士牺牲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了保证通往西藏的三条“生命线”的畅通无阻,总后青藏兵站部的官兵们就是这样在奉献自己的青春,甚至宝贵的生命。
唐古拉山兵站的奉献者
唐古拉山兵站1954年建立,现有官兵40名。兵站有床位400张,平时可接待过往运输车队战士500人。兵站站长李发宏谈起兵站,谈起自己的战士,无限的感慨涌上心头:“唐古拉山一年四季都有冰雹雪,有时一天要下十几次。大风刮来,房子上的铁皮都给掀掉了,山上一年也见不到一片绿叶。战士们干得很累很苦,就说锅炉房炊事员韩生峰吧……”
韩生峰来了。他,30岁,个子不高,由原来60多公斤瘦到现在不到45公斤的身躯,没法撑起那件军装;深陷下去的脸颊,显得那样没有光泽。你很难想象就是这样一位身患高原心脏病、关节炎的战士,一天要工作13个小时。
韩生峰1984年入伍,1985年就来到唐古拉山兵站。当时这里一片荒凉,他住的房子破旧露风雪。他一个人一天要烧6个火墙。为了过往车队战士们吃好、住好,他一连10个春节都住在兵站,把锅炉烧旺,饭菜做香。
战士们说,谁说这里不苦,那是唱高调。但越是艰苦,才越能锻炼我们的身心。我们现在的吃住毕竟比最初建站时的条件好多了。士兵们知道,在自己的身后正响着祖国奋进的脚步声,那里面也有唐古拉山的回声。
唐山拉山口旁竖着一尊共和国士兵的石像。他遥望远方,气贯唐古拉。每一位路经此处的人,都会向他投去深情的目光,带走深深的怀念。
情注高原终不悔
沿着“生命线”采访,所见所闻令人感慨,激动不已。战士们身上那种精神和毅力,在记者们的眼前画出了一个硕大的“?”和“!”。
这是一位妻子写给丈夫信中的一句话:“尚武,你知道一个女人在家里生活多么不容易,做一个军人的妻子真难啊。”
任尚武,青藏兵站部教导大队训练处处长。他当兵19年,从没有请过一次事假,就连四次正常探亲假也因工作忙,不得不放弃。他的家有弟兄三人,都在部队服役。妻子在家既要照顾两位体弱多病的老人和两个孩子,还要种12亩责任田。有一年,母亲不慎将腿摔断,家中几次来电催他回去。当时正值训练高峰,他只好含泪给母亲写信,说明情况,并汇去了400元钱,便又投入了紧张的训练。
有多少人,多少次地问过我们的战士:为了什么?
然而,只要你来到青藏高原,来到唐古拉山,来到战士们面前,你心中那些“?”就会变为一个个由衷赞叹的“!”。
在纳赤台兵站采访时,记者看见几十辆运输的军车停在兵站前,战士们排着队,唱着歌,手拿餐具来兵站就餐。兵站的领导说,凡是车队经过此地,都要停下来把车冲洗一下,干干净净地驶进格尔木。战士们说,到了格尔木就等于进了大上海。
听着战士们的歌声,看着战士们的笑貌,想着战士们的生活和工作,激动和敬意涌上心头。谁是最可爱的人,唐古拉山在讲述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