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阅读
  • 0回复

鼓实劲 干实事 讲实效达川地区领导崇尚务实作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16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鼓实劲 干实事 讲实效
达川地区领导崇尚务实作风
本报讯四川省达川地委、行署领导鼓实劲,干实事,讲实效,崇尚务实作风,有效地促进了全区各项工作的开展。
地处大巴山南麓的达川地区是1993年7月由原达县地区划分为达川、巴中两个地区后新成立的。地区成立时,原准备召开大会,隆重庆祝。地委和行署领导最后决定:不请八方宾客,不开庆祝大会,不搞挂牌仪式;登个启事,广而告之。结果省下开支60多万元,群众拍手称好。为了把这种务实作风形成制度,长期坚持下去,地委、行署制定了《关于勤政务实的五项规定》,并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将其公诸于众,请群众监督。
达川地委、行署“一班人”认真落实规定,切实改进作风。他们减少上层活动,把时间用在深入实际,了解实情,解决实际问题上。去年大年初二,地委书记李隆春就下到宣汉县樊哙区,看望贫困农民。农民向他反映,他们穷穷在不通公路、没有文化上。李隆春当即和县、区、乡的领导一起落实了在近两年内解决几个乡不通公路的问题,还决定从地区机动款项中挤出钱来扶持樊哙区发展教育事业。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赖宜生,听到一些企业因缺乏流动资金面临停产的情况后,立即带领有关部门的领导一起深入到地区11家重点企业现场办公,除给这些企业一些优惠政策外,还责成银行、财政部门为他们筹措了7500万元资金,使这些企业的生产得以正常进行。一年多来,地委、行署“一班人”下基层人均102天,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了大量实际问题。农民负担重,他们走村串户,了解实情,取消基层自行加码收费项目和不合理收费项目243个,为农民减少460多万元的负担;教师领不到工资,他们通过调查了解,作出了将财政预算内的教育经费由县统一管理,按月拨给学校和农村教育费附加一律改由“乡收县管乡用”的决定,从而解决了拖欠教师工资的问题;地区的河市机场、达成铁路达川段、达川火车站等重点工程的扩建、兴修、改造急需追加资金,他们不等,不靠,到工厂、机关、农村去宣传、发动群众,筹集了3000多万元资金,保证了这些工程的顺利进行;他们上省城,到深圳,参加博览会,举办招商投资洽谈会,为地区吸引了大量资金,仅深圳洽谈会就签订合同17个,协议外资2400多万美元。
达川地委、行署“一班人”的务实作风,有效地促进了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其它各项工作。现在,全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大加强,县县开通程控电话,河市机场已于去年底建成投入营运,达成铁路达川段的兴修和达川火车站的扩建工程年内将相继竣工,通往三峡的达(川)万(县)铁路也已立项并开始设计;一条生产黑白电视机的生产线已建成投产,填补了大巴山区无电子工业的空白。去年,全地区实现财政收入7.25亿元,比上年增长28.5%。(肖和香张亦军贾昭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