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阵地新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4-01-24
第6版()
专栏:

阵地新年
聂勋材
新年又来到了朝鲜。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没有炮火和硝烟的环境中度过的第一个新年。
除夕的午后,我来到了志愿军某部第九连的阵地上。我走进第一道彩门,看到一排的一个战士,正在第二道彩门上挂红五星型的灯笼。一看到我,他就笑着招呼起来:“同志,来得正好,欢迎你到咱连里过这个和平胜利年!”从第二道彩门望进去,在那留有积雪的山坡上,每一间营房都打扮起来了,好像雪地上怒放的巨大鲜花一样。耀眼的大红对联贴满了门框:“保卫新中国,完成五年计划;按照总路线,走到社会主义。”“不松懈,不麻痹,保持高度警惕;学文化,练武艺,争取功上加功。”……一幅幅鲜艳的中朝国旗,到处迎风飘扬……。
战士们三五成群,正在夕阳的红光中擦拭武器。二级战斗英雄高良伦告诉我:“团首长要在过年的时候检阅队伍。上午,我们才到团里会了操,副团长还表扬我们军事动作又有了很大进步。”
我熟悉这个连队,这是志愿军里很多英雄连队中间的一个,在著名的上甘岭战斗中,他们曾歼灭了近千个敌人,全连共出现了六十多个英雄和功臣,还集体立了一等功。
战士们永远忘不了共产党员杨国良和周平。
那是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十二日的拂晓,上甘岭战斗正在激烈地进行着。敌人一个排的兵力,逼近了杨国良小组的阵地,他的战友、轻机枪射手辛家才在最紧张的时候牺牲了,敌人拥了上来,杨国良在这最后关头,抱着爆破筒冲向了敌群;和敌人同归于尽,争取了时间,保住了阵地。周平,是个班长,他负了几次重伤,还坚持指挥战斗。最后,肠子被打出来了,像个血人一样,还背着负伤的机枪手刘庆云艰难地往掩体里爬行。一直到他流尽了热血,最后闭上了眼睛。
为了悼念这些坚强不屈的战友,在过新年的时候,战士们还特地给他们设立了灵位,做了祭奠。
傍晚,我到了一排。那里,战士们正围着烛光,吮着糖,用心地写信。他们一见我来,就轻轻地问:“你看,有别字没有?通不通?”他们有的在停战的时候,仅仅认识两三百个字;现在,却能提起笔来写简单的信了。有的给父母亲写,有的给妻子写,有的给祖国的工厂和农村的模范们写,有的还画了彩色的贺年片。四班的一个战士意味深长地告诉我:“祖国,已经打响了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头一炮,进步真快呀!我要写信问一问家里,把余粮卖给国家没有?参加生产合作社没有?”
除夕的座谈会开始了。战士们又把注意力集中到高良伦身上,要求说:“这次又该看你的电影了
(战士们把听祖国建设的情形比做看电影)。”原来高良伦于去年国庆节回国时,曾参观了鞍山的无缝钢管厂和沈阳市郊的高坎村农业生产合作社。回来后,战士们好几次叫他谈祖国的建设情形,大家越听越觉得祖国的可爱,听了一遍还想听一遍。除夕之夜,战士们更怀念起祖国,所以大家觉得听高良伦谈祖国建设更有了新的意义。
高良伦站起来了,每个战士的脸上露出期待的神情,高良伦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两份人民日报画刊指给大家看:“这就是高坎村农业生产合作社把余粮卖给国家的情形,这就是社的主席张振发同志,这就是无缝钢管厂开工生产的情形……”一阵掌声震动着小小的草房,夹杂着“我们伟大的祖国万岁”的口号声。
房子外面,不时传来了欢呼声、锣鼓声,可是,屋子里的人们仍在谈论着祖国。
高良伦凑近我的耳朵说:“你帮我写一封信给无缝钢管厂和高坎村的同志们好不好?我已请文书同志帮我画好了贺年片给他们拜年,祝贺他们在生产战线上的新的胜利。告诉他们,放心地生产建设吧!我们没有麻痹,时时警惕着哩!我们也在学习国家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我拿出钢笔来,开始照着他的意思写信,他又不好意思地仿佛自言自语地说:“一九五四年,我,保险能够自己写信了。”
夜深了,北风呼呼地吹着,排长催促大家:“睡吧,明天还要去给首长拜年,参加全营的文娱大会和篮球比赛哩!”可是,战士们仍海阔天空地谈个不休,开始回忆起过去艰苦的战斗生活。战士们记得一九五二年除夕的晚上,他们还在金城前线的寒冷的山峰上,一镐接一镐地挖交通沟,敌人的炮弹还不时地在他们身边爆炸。现在呢,大家却安静地吃着祖国送来的牛奶糖、咖啡糖、苹果和瓜子,抽着祖国送来的香烟。祖国啊,是你支援着我们取得了胜利,是你,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力量!为了你的繁荣富强,我们要永远捍卫着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