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阅读
  • 0回复

菜贩也道贩菜苦——菜价追踪之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17
第1版(要闻)
专栏:

  菜贩也道贩菜苦
——菜价追踪之三
本报记者杨勃孙立极
从这篇报道看,为蔬菜经营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也十分重要。这就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管理,执法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                   
     ——编者
菜贩在经营过程中,需要向有关管理部门缴纳一定的合理费用。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费用的支出完全是不合理的,例如“挨坑费”、“被截费”等等,这类不合理开销,往往又被菜贩们摊入经营成本,加到菜价上,最终转嫁给了消费者。记者就此采访了一些菜贩。
“挨坑费”
2月14日凌晨,京郊新发地批发市场,一位来自河北省三河县的贩菜妇女,道出了何谓挨坑费。她说:“我做蔬菜生意两年多了,半夜进菜辛苦不说,最怕的就是受骗挨坑,缺斤少两,掺杂使假,让你干吃哑巴亏。”
记者问:“这种欺诈行为工商管理部门不管吗?”
她说:“很难管,就说缺斤少两吧,一些批发商通常有两个秤砣,标准砣是应付工商检查用的,遇到‘生手’,他就换另一个砣,冷不防地宰你一把。有的趁着天黑看不清楚,用脚蹬着地秤底下的钩子,50公斤菜差你四五公斤是常事。还有掺杂,上面好的,下面次的,或者菜里面藏土、石头,批发时又不让你挑,只能整箱整筐买,碰上使假的,只能自认倒霉。”
14日上午,记者在新发地市场见到河南周口来的菜贩正在批发蔬菜。批菜交易高峰一般在早4点到6点,我们好奇地问:“怎么天明才来?”其中一位菜贩说:“凌晨批菜,买过三次‘夹心烂’的菜了,赔了几百元,实在赔怕了,只好豁出来吃点亏,天大亮再出来。”
对于菜贩来说,被欺、挨坑不见得每次都有,但赶上几次,往往会逼得他在零售菜价上打主意。有的干脆说:“为防止意外损失,挨坑费已提前打入我们的经营成本。”
“被截费”
2月15日,在北京岳各庄批发市场,来自山东寿光的菜贩穆明昌,向记者讲了贩菜被截的遭遇。
今年1月22日下午4点,穆明昌和同伴拉着一汽车黄瓜、柿子椒往北京来,在山东东营附近忽然被马路上一个焊了钢钉的铁板拦住了去路,随即上来几个没带任何标志的人,说要查查他们是否偷运钢材,命他们将菜全部卸下。隆冬季节,夜间气温很低,鲜菜怕冻,都用棉被盖着,但这几个人毫不理会,卸下后也不给装。穆明昌上来讲理,几个人扑上来就打,并强要罚款500元,最后总算好说歹说罚了60元,还没有罚款收据。这一折腾就是几个小时,拉来的菜被冻坏不少,损失二三百元。
穆明昌说:他们隔天运一次菜,近来几乎每次都要碰上截道要钱的,少的得给10元或20元,最多给过180元。他的同伴张凤祥说,来京路上,在天津外环路小王庄附近和河北黄骅市境内几次遇到类似拦截。算起来,他们一人每月平均用于这种无名罚款,竟达数百元。难怪他们连呼:“我们卖菜挣的是辛苦钱,来得不容易,却要拿出这么多钱喂路霸,太冤了!”
给菜贩创造一个好的经营环境
15日,记者在北京水碓子批发市场遇见一位来自天津市郊的菜贩,他说出了另一种费用,现在批菜,不是你到菜地就能批了,一些地块的菜已被人从菜农手中包走了,你得给包的人好处费,由他来给你收菜,或者直接找他批。干这种营生的有个体,也有集体。他说:“具体我也说不清楚,反正只要多给钱,事才能办成。”
另一位姓王的菜贩说:他们在河北涿鹿县批土豆经常遇到当地菜霸,被强行每公斤扒走2分钱,而他们自己每公斤才挣1毛钱。
房山区一对夫妇拉着一车茄子第一次到岳各庄市场卖菜,因为初来乍到,进来还没找到摊位,就被几个外地人“热情”地围上了,开口要把500公斤茄子全部买过来,成交后,岂料这些人并不急于卸车,让夫妇俩在一旁等着,他们就地出售,卖完后又以份量不够为由,逼着夫妇掏钱赔偿。
据国家工商局市场司的负责人介绍,这种强买强卖、垄断价格情况在北京为数不多,前两年工商、公安部门狠狠打击过,效果还不错。但在外地一些地方的菜市就比较突出了。在记者采访中,来自外省的菜贩对治理欺行霸市的呼吁更为强烈。辽宁的一个中年人讲,我们跑几千里来北京卖菜,原因之一是这里生意相对好做些,“菜虫子”少,成本低,能多挣点钱。
给菜贩创造一个好的经营环境,有利于搞活流通,也有利于平抑菜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