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节约储蓄对农民的好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4-01-25
第2版()
专栏:

节约储蓄对农民的好处
杨培新
去年十二月人民银行在部分地区开始举办优待售粮定期定额储蓄后,一个月内就吸收农民储蓄一万一千一百余亿元,使全国农村储蓄总额达到二万零三百余亿元的数字。今年以来,优待售粮储蓄正在各地迅速开展,储蓄总额将有更大的增加。
农民积极参加节约储蓄,对农民说来有些什么好处呢?
在银行存款比在家里存粮要合算得多。人民银行为优待售粮农民,规定了特别优厚的利率,存款在三个月以下月息一分五厘,存款在四个月至六个月的二分。而在家里存粮,不能增值,消耗还多。山东历城滩头乡赵玉森父子算了一次账,存一千斤粮食,半年内风耗、虫蛀,不算老鼠吃,就得少三十斤;如果存一百万元在银行,半年内得利息十二万元,等于增加一百六十斤粮食,可以买七、八十斤肥田粉,四十尺白布。特别是国家掌握粮食后,粮食价格稳定,存粮更不如存款有利。
在银行存款,比在家里存钱,更有利于节约和安排生产、生活。俗话说:“钱到手,饭到口”,钱放在手头总是容易花掉的。黑龙江省腰库勒村侯老太太说:“过去我怕一下子把粮食卖了。因为我们老头子好喝酒,今天三千元,明天五千元,就花光了,一时想用就转不过手来。这会我将几石粮一次卖给国家,余款都存上。”该村李殿起准备春天买马,把钱存入银行,既可保证不乱花掉,又可得几十万元利息。该村赵金海卖粮后得了二百万元,预备盖房,但三月才能解冻兴工,眼下合作社也没有房木。钱放在手里容易花掉,结果把余款都存入银行。
农民积极节约储蓄,还可以稳定农村市场,以便国家更有计划地供应农村所需的物资。
农民积极参加储蓄,还可以帮助国家积聚资金,加速国家建设,而国家各项建设事业发展了,对农民的长远利益更是有好处的。有人说,我存的钱少,十万八万的,过几个月又取出来了,顶不了国家的用途。这是不对的。俗话说:“积少成多”。我们国家人多,大家储蓄,你取他存,留在银行的储蓄总额仍然不少。目前由于工人、农民、市民和其它阶层人民踊跃储蓄,全国人民储蓄总额已有十二万多亿元,这笔钱可以使国家给人民作很多事情的。
优待售粮储蓄对农民虽然有上面说的很多好处,但是有些农民对参加储蓄还有些不必要的顾虑。
有人怀疑银行会给优厚的利息,认为把钱放在口袋里,更稳妥一些。这种怀疑,只要对比事实,弄清道理,就可以消除了。人民政府是为人民办事的,几年来帮助农民减租退押,土地改革,兴修农田水利,发展农业生产,那一条不是说到作到。人民银行在人民政府领导下,几年来在农村发放农贷,利息只取一分(有些贷款只有七厘五),确是不计赢亏的来为农民服务的。农村储蓄的目的,也是为农民服务。农村储蓄办得早的地方,农民已经从亲身体验中知道了储蓄的好处。例如广东梅县的农民,攒一个钱向银行存一个钱,存够数,买了一百三十多头牛。广东阳江县闸坡港的渔民,过去出海打鱼,多打了鱼卖掉大吃大喝,经银行人员宣传和帮助才改变习惯,从前年冬天开始,每次去海回来就存上一部分钱,到去年七月生产旺季,添置了深水、浅水打鱼用的船一百六十七艘,打的鱼比前年多出百分之三十以上。他们把人民银行称为自己的 “账房”。
有人害怕物价上涨,票子毛了,储蓄吃亏。由于全国工业农业生产的发展,财政收支平衡,物资供应正常,国营公司和合作社掌握了充足的物资储备,收购粮食后并掌握了充分的粮食供应市场,因此物价是确定地继续平稳的,票子毛不了。即使个别地区、某一种物资发生供求失调时,国营商店和合作社也能完全有力量调运物资,以供应农民的需要,稳定市场。因此这种顾虑是不必要的。
有些农民说:“谷子卖了,钱存银行,太麻烦了。”这方面银行已经采取或者正在采取许多办法,来尽量便利农民。银行除在许多集镇设有营业所外,还委托了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代办储蓄。江苏南汇大团区人民银行营业所,前年冬天吸收了农民储蓄,去年春耕生产期间,便主动派人下乡兑付储蓄,农民认为“银行把钞票送到村里来,帮助我们生产,只有人民自己的银行才能这样作。”虽然每个营业所不一定都能作到送款下乡,但尽量的方便农民的存取,则是一定的。
总之,储蓄对农民是只有好处而无坏处的。浙江新登县岁寒村农民沃海海卖了一千九百斤谷子,得款一百三十二万元,马上存上一百二十万元,他说:“卖了余粮把暂时用不着的钱存银行有三大好处,第一,帮助国家工业建设;第二,银行把存进去的钞票翻身调头,贷款帮助困难农民;第三,钞票储蓄后不会散掉,又有利息,明年取出来买肥料最得时。”农民售粮储蓄,是爱国的、支援国家工业建设的行为,同时又是更好地安排自己的生产生活的方法。只要结合总路线宣传,把这道理向农民说清楚,农民是会踊跃地售粮和储蓄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