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7阅读
  • 0回复

两个人做三个人的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4-01-25
第2版()
专栏:

两个人做三个人的工作
 本报记者 陈 迹
在祖国工业化的伟大事业中,谁都愿意更多的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天津车辆段车电工张芷升和检车工徐嘉林实行联合作业,两个人做了三个人的工作。
张芷升和徐嘉林很早就在一起工作,包乘津沪列车。徐嘉林是个检车能手,他了解列车的情况,如同了解他的爱人一样的清楚。走动着的列车,只要发出一点杂音,他不看,就知道这是什么毛病。张芷升常常跟他一起乘车,喜欢看他工作时的一举一动。有时候,徐嘉林谈起自己工作的体会,张芷升都默默地记在心里。没多久,张芷升也懂得一些检车工的技术。有一天,徐嘉林跟张芷升说:“老张,你试一试我的工作看!”张芷升不声不气,爬进车底,照着徐嘉林工作的样子,检查了各种部件。徐嘉林站在旁边,笑着说:“嘿!行呀,你也能干我这一行了。”从此,他们决定实行联合作业,互相帮助工作,交流工作经验。
工长万存恩听说他们实行联合作业,想要试一试他们的工作。一天,列车底下的三个部件坏了,万存恩便把张芷升找来,要张芷升检查。张芷升检查出两个有毛病的部件,告诉万存恩。万存恩歪着头,问道:“还有什么毛病吗?”“再没有了。”张芷升很有把握地答道。万存恩说:“不对!你瞧瞧手闸看。”张芷升看了手闸,果真发现了毛病。万存恩亲切地向他说:“你想要做一个好的检车工,应该细心,不能马虎一点。不过你是个车电工,学习检车工的技术到这样的程度,总算不错!”
张芷升受了这次意外的考试,更提高了学习的情绪。他和徐嘉林也常常采用这种考试的办法,互相鼓励,学习技术。日子久了,张芷升能单独地做徐嘉林的工作,徐嘉林也能做张芷升的工作。一个人学会两种工种的技术。这是全面发展技术的开端。这个开端,引起了劳动组织的改变。原来在津沪列车上,都配备两个检车工和一个车电工,来包乘一趟列车。这个劳动组织,是根据两个不同工种来确定的。现在张芷升和徐嘉林都能做两个工种的工作,因之劳动组织已不适合新的发展。张芷升和徐嘉林都觉得:一个人能做两门工作,两个人轮流值班,包乘一趟列车,就可以了,何必还要三个人呢?他们想提出减少一个人的建议,但他们又觉得要改变上级的制度,不能随随便便,不能没有一点准备。他们决定先试一试。试了十多天,没有出一件事故,也不感到疲劳。于是张芷升把他们这个建议报告给上级。上级马上派了人,随同他们工作,看看这个建议行不行。去年十月,决定采用他们的建议,每班由三个人减至两个人。津沪列车共有六个班,减少六个人。张芷升和徐嘉林两个人,从去年十月起,工作了两个多月,做好三个人的工作,没有发生任何事故。今天,张芷升已达到四级检车工的技术水平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