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德累斯顿轰炸五十周年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17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德累斯顿轰炸五十周年祭
七岭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50周年,德国的各种纪念活动很多,其中2月13、14两日是英美空军轰炸德累斯顿50周年纪念日。战后德国每年都在这两天悼念死者,这是一个在德国和欧洲颇多争议的纪念日。
从德国报纸的评论看,舆论倾向认为对德累斯顿的轰炸没有军事价值。《图片报》还认为,这次轰炸据说是因为英国想向苏联显示力量。这是一种邪恶的战争逻辑。
在德国流行着一种看法:德累斯顿的毁灭已把德国从犯罪者变为受害者。德国总统赫尔佐克在纪念讲话中反对这种观点,认为不能因当初盟国对德国的报复性轰炸造成的巨大灾难,而抵消纳粹德国“对其他民族和本民族犯下的罪行”,他呼吁吸取历史教训向前看。德累斯顿主教在宗教纪念仪式上表示,“50年后,我们仍必须追本溯源,自省自责,从头开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德累斯顿命运类似的即遭到敌方大规模空袭的城市还有英国的考文垂、苏联的斯大林格勒、日本的广岛,等等。从这场人类的大浩劫中,每个国家都应吸取应有的教益。对于受侵略的弱国来说,要吸取落后就会挨打的教训,奋发图强,以期平等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于强国来说,要吸取“恃力者亡”的教训,切莫迷信强权,而要学会自律,学会平等地对待世界上所有国家和民族。
这次纪念活动也向人们提供了一个反省冷战时代的机会。德国舆论中,除一些文章对英国颇有微词外,不少文章用很大的笔墨来抨击原苏联的某些作法,对于冷战的另一方,则很有些“为尊者讳”的味道。1992年,英国电视台曾放映过一个《受审的美国》的专题片,揭示的许多事实相当触目惊心,大者如在越南战争中的种种暴行,小者如花样百出的暗杀和颠覆活动,不一而足。所以,冷战史也有两个侧面,若把一个侧面说得罪大恶极,而把另一侧面说成是“道义胜利者”,这既不合史实,也谈不上立论公允。说到底,还是未走出冷战思维的窠臼之故。
从二战到冷战,从冷战到冷战后,人类又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50周年之际,人们有许多反省历史、塑造未来的机会。在某种意义上,反省的深度是避免各式各样的灾难重演的重要因素之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