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呼唤“图书馆意识”——公共图书馆问题探析之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19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呼唤“图书馆意识”
——公共图书馆问题探析之二
杨明方李新彦
文化部图书馆司提供的资料表明,我国公共图书馆每年入藏新书有700万册左右。到1994年底,全国公共图书馆总藏量已达3.2亿册(件),这个数目位居世界前列,但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文献利用率相比之下却落后很远:美国为234%,英国为500%,我国仅为25%。
文献利用率是当年图书使用册次与图书馆藏量之比,是一个衡量图书馆作用发挥程度的指标。我国财力尚不很富足,每年对公共图书馆的投入却超过4亿元。25%的文献利用率足以说明,我国公共图书馆有限的资金和宝贵的资源是在令人吃惊地闲置、浪费着。这对于本来就有困难的图书馆事业,无异于雪上加霜!原因在哪里?
“不知道利用图书馆”
很多图书馆馆长认为,公共图书馆门庭冷落,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不知道利用图书馆。图书馆意识是人们对图书馆属性和效能的认知,以及对其需求和依存程度的感受,图书馆意识支配着人们的借阅行为。一些图书馆学专家认为,由于国民文化基础的制约,很多人不懂得图书馆为何物;有的也只知道图书馆是借书看的地方,根本不了解图书馆的信息功能和如何利用图书馆的智力资源。对图书馆发挥的作用认识不充分,自然谈不上对它的有效利用。
深圳图书馆副馆长刘楚材则认为,公众的图书馆意识,也受社会发展客观需要的制约。恢复高考、知识竞赛、文凭热曾经形成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图书馆借阅活动的一个又一个高潮。1987年以来,很多图书馆受到冷落,读者稀少,深圳图书馆却每天读者爆满;在每年发放借书证时,前一天夜里人们就开始排起“长龙”,其情形之壮观,犹如排队抢购股票认购证。究其原因,社会竞争使深圳人切实感到:只有勤读书掌握真本事,多看报获取好信息,才能在激烈竞争中求得立足之地。
“无法利用的图书馆”
“图书馆是很重要,但我并不愿意去利用它,一则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二是去了也常常很难找到所需资料,浪费时间,比较一下收获与代价,不划算。”一位文化工作者的坦率陈辞,反映了很多读者的想法。是的,如今日本能做到通过计算机8秒之内找出世界上已经存在的相关科技信息,而我国的文献检索却手段落后、速度极慢,所需时间大多要以小时、天甚至月为单位来计算。
更令人望而却步的是,图书馆藏书成倍增长堆积如山,很多图书馆的借阅服务却仍停留在传统的闭架借阅阶段;查目录、递书条,如果没有,再递书条——难怪很多读者称之为“无法利用的图书馆”。
一种不容忽视的现象是:当公共图书馆这种免费服务的文化机构在很多地方日见冷落之时,一些收费的社会化借阅场所却日渐红火。各种书社、书摊广开进书渠道,紧跟读者的阅读热点,借阅手段方便灵活,吸引了大量消遣娱乐型读者,有的甚至超过了图书馆的借阅功能,福建漳州市“三凡书社”的读者已相当于市图书馆借阅人数的两倍多。这一方面说明公众中确实潜存着图书馆意识,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图书馆工作确需改进。
广东中山图书馆馆长黄俊贵认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图书馆的性质在发生革命,从单纯借阅型转向了信息服务型。这就要求图书馆不能停留在简单的借借还还,而是要进行深层次高水平的文献开发,要求图书馆的功能实现从“记录保存文化成果”到“为用户服务”的转变。
可以说,我国公共图书馆陷入冷落的境地,正是公众“图书馆意识”淡漠与图书馆自身“图书馆意识”落后共同作用的结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