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这里何日名副其实?——中国体育博物馆一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19
第8版(体育)
专栏:

  这里何日名副其实?
——中国体育博物馆一瞥
本报记者任建民
中国体育博物馆螺旋上升的外观可谓雄壮高大,只可惜被披垂的家具广告煞了风景。门上一纸告示,大意是馆内整顿,暂停开放。其实,馆内“别有洞天”:6个展厅中最高最大的第五、六展厅已被改成家具展销厅。家具商们守着大厅墙上残留的中国体育成就展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展的痕迹,无聊之余打牌作乐。
据博物馆负责人介绍,冬季参观者太少,索性闭馆调整。1994年全年观众只4万多人,每天也就100多人,平均每5分钟才有一名观众。7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50名工作人员的国家级博物馆,何以如此受冷落?
早在1940年,马约翰先生等就在全国国民体育会议上建议创办中央体育卫生博物馆。虽获大会通过,但在内忧外患的年代,只不过是个美好愿望。1981年,又有人提议建立中国体育博物馆。好事多磨,历经十载,霍英东先生资助1200万元人民币,中国体育博物馆才在北京亚运会开幕之日开馆。许多要员出席开馆式,萨马兰奇亲自剪彩。当年观众达到10万多人次。
到了1993年,随着中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热情的高涨,参观的人再次多起来,仅接待与奥申有关的官员就达80多批,其中包括60多位国际奥委会委员和十多位国际单项联合会主席。虽说中国申办未如愿,体育博物馆还是劳苦功高。
1993年底,耐不住寂寞的中国体育博物馆挺身下海了。据介绍,国家每年将八九十万元给这家全额拨款单位,却只能够“维持”。出租两个大展厅,得款高于拨款,被用作“稳定职工队伍”了。
有人指出,建在昌平山间的中国航空博物馆虽然偏僻,可参观者比体育博物馆多得多。也有人认为,国人文化素质不高,导致歌舞厅爆满,博物馆冷落。可是,面对不会说、不会动的图片、资料、沙盘模型等,观众恐怕很难提起精神。据说瑞士洛桑的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运用声、光、电等技术,以全新的展示手段吸引人们领略体育文化的魅力。可是,要做到这些,前提是雄厚的资金。
然而,最关键的是中国体育博物馆缺乏权威性。博物馆负责人承认,馆内上档次的文物不足10件,并说,没有资金无法收购文物,近年来运动员和运动队不再把奖牌和奖杯送来,更断了文物的来源。
记者认为,正是缺乏权威性,人家才不愿把奖牌送来。真正上档次的文物也不都是靠花钱买来的。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被人视为神圣的体育艺术殿堂,人们以自己的物品能占据该馆的一角为荣,甚至有人不惜掏200万美元以上的巨款,求得在博物馆的纪念墙上留下姓名。这样的权威性,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所能达到。
眼下,与家具商的合同将期满,博物馆正紧锣密鼓地招商引资,准备做保龄球、射击、健身等“与体育沾边”的生意,以期“改变形象”。
也许这仍是权宜之计。(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