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不能饮鸩止渴——抑制通货膨胀述评之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20
第1版(要闻)
专栏:

  不能饮鸩止渴
——抑制通货膨胀述评之一
本报记者李建兴
通货膨胀形势严峻,已经引起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坚决抑制通货膨胀,并把抑制通胀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关键。
对于通货膨胀的危害,有些同志认识得并不很清楚,有的甚至认为通胀可以刺激经济发展。对这种观点,有识之士都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利用通胀来刺激经济发展无异于饮鸩止渴。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引起经济扭曲,二是引起不公平的收入再分配。
我们先来看看经济扭曲。通货膨胀造成价格信号失真。通胀严重时,物价急剧变动,难以准确地反映市场供求状况。价格信号不准,使生产者、经营者无所适从,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也就难以有效地发挥。在通胀时期,并不是所有的商品价格都按同一比例变动,而是有的变化快,有的变化慢,使相对价格发生扭曲。物价上涨的不平衡,造成了各种生产部门和企业间的利润分配不平衡,造成了财富和收入的价格再分配,从而使经济中的一些稀有资源转移到非生产领域,造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使得一些生产部门骤然扩大,而一些生产部门则日趋萎缩。过度的通货膨胀会使整个经济环境变动无常,使企业对未来的生产失去信心,导致行为短期化。商人大量囤积商品,人为加剧市场供求矛盾,而且通货膨胀下的卖方市场往往诱发企业的粗制滥造,商品和劳务质量的降低。于是,人们无心踏踏实实生产,而是热衷于投机。在这样扭曲的情况下,经济怎么能健康发展?
我们再来看看通货膨胀引起的收入分配不公。通货膨胀造成货币贬值,等于变相剥夺广大群众。曾有人这样描述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通货膨胀:“在过去,我们把钱放在衣服口袋里到商店去,而用篮子装回食物;现在,我们把钱放到篮子里到商店去,而用衣服口袋装回食物。”中国人民也不会忘记旧中国出现的物价飞涨,金元券用麻袋装的历史。如今的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决不能让通货膨胀来掏老百姓的口袋。通货膨胀对人们收入的影响也不是均等的,会造成收入在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不公平的再分配。就目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实情看,贫困地区群众、低收入者、离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的生活已经受到了影响。通货膨胀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而没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何谈经济快速发展?
如果说某些发达国家曾用通胀刺激经济发展,那也有一个前提,就是生产能力普遍过剩。而我国许多方面的生产能力是远远不足,比如粮食、能源、交通等。在这样的情况下,用通胀刺激发展,必然是加剧供需矛盾,造成物资短缺,物价大幅度上涨。而且用通胀刺激经济发展的国家最后都尝尽苦头,陷入滞胀局面,经济上不去,通胀下不来。据经济学家对94个国家的数据研究表明,通货膨胀与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是相悖的。当前,世界各国无不把通货膨胀列为头号经济大敌。
一位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曾把通货膨胀比喻为人生疾病,试问,谁能用疾病来刺激身体发育成长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