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娃哈哈”三峡生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20
第1版(要闻)
专栏:

  “娃哈哈”三峡生根
本报记者赵相如
“娃哈哈”相中三峡库区
浙江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总经理宗庆后谢绝国内许多企业要求联合的邀请,独独选中了相对贫困的三峡库区,与四川涪陵市联手开发“娃哈哈”工业城。
涪陵地处长江上游,是三峡工程库区淹没的主要县市之一,移民安置任务艰巨。宗庆后告诉记者:“国家、民族的振兴,要靠东部与西部地区的共同发展。因此,东部支援西部,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去年8月,宗庆后随浙江省代表团来到涪陵市考察,看了即将被库区淹没的涪陵市糖果厂、百花潞酒厂和罐头食品厂,这些厂开工不足,在岗工人不多,企业不太景气。他心里像压了一块砖似地沉重。他又了解到涪陵盛产粮食、榨菜,境内水力电力资源丰富,城市傍水而立,扼长江、乌江之要,邻近湘西、鄂西、黔北,离重庆仅120公里,运输方便。
宗庆后想:“娃哈哈”要拓展,再创业,地点就定在涪陵,在三峡之畔建一座“娃哈哈工业城”。
“娃哈哈”的创办只有7年的历史。当初凭着14万元贷款起步,走过一条充满艰辛坎坷的路,依靠“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自强不息”的企业精神,终于取得如今总资产达8亿元、年销售收入10亿元的成绩,去年创利税1.8亿元,成为全国500家大型企业和利税大户之一。但宗庆后并不满足,决心到涪陵第二次创业。
库区移民与企业落户并进
“娃哈哈”集团公司为三峡库区移民迈出了实实在在的第一步:“娃哈哈涪陵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了,首期工程可安置移民2500人。涪陵市采取移民经费与移民任务总承包的方式全权委托“娃哈哈”公司,涪陵市只需投资4000万元移民经费,其余费用统由“娃哈哈”揽下了。“娃哈哈涪陵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决定首先开发一个矿泉水厂,并对糖果厂、百花潞酒厂、罐头食品厂实行投资改造、建设和经营,生产娃哈哈配方的果奶、罐头等4大产品项目。
宗庆后的担子显然不轻:要在4年内实现净利润7560万元,4年内双方不分利(部分税金按规定上交当地政府);若实现不了这个指标,由娃哈哈杭州公司负责赔偿不足部分的70%;若超额完成,则将超额部分的70%奖给娃哈哈公司;4年以后的利润按比例双方分成。
面对既要安置移民又要开发建设,宗庆后采取“边生产、边建设、滚动发展”的原则,在今年第一季度内,以调整产品结构、安排现有职工和移民及扭亏为目标;第二季度是扩大生产规模,以盈利为目标;下半年起改造厂房设备;今年里至少要拿下3000万元利润。
宗庆后在“娃哈哈涪陵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大会上说:“糖果厂、罐头厂、酒厂长期开工不足,在岗人员不多,暂作如下安排:凡是在1994年10月31日在册的三个厂子所有正式职工,愿意回厂、服从分配的全部安排工作。凡在册的退休职工,全部接收。从1月份开始,凡上班工人保证实足发放基本工资与国家规定的补贴,退休工资发放到每个退休工人手中。”宗庆后希望职工能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成为涪陵市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此时,会场掌声雷动。宗庆后又宣布:“从今年1月1日起,凡上班者每人每天补贴2元钱的伙食费。对职工子女,实行9年义务教育津贴,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毕业,每个子女每年补贴书杂费40元……”。
“软”“硬”兼施拓展新天地
宗庆后匆匆来去美国,为涪陵分厂订购生产矿泉水的设备。
一批技术人员由杭州前往涪陵,日夜不停地安装果奶生产线,培训职工。现在果奶已经投放四川市场。一批酿酒设备运抵涪陵后,迅速安装完毕,投入生产,产品取名为“关帝酒”。首批200吨酒已销售一空。东北、中南和华东纷纷前来订货,第一批订数达60万瓶。今年下半年这个酒厂将扩建成年产5000吨“关帝酒”的大厂。
一批小包装的榨菜工艺及设备的改进已经完成,午餐肉生产线的设备引进、安装和调试正在进行。
在“硬件”完备的同时,宗庆后把“娃哈哈”16字的企业精神也带到了涪陵。他着手轮训一批批企业骨干,培养一批批技术力量,同时从杭州请骨干到涪陵言传身教,以期“娃哈哈涪陵有限责任公司”成为三峡库区经济建设中的一颗夺目新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