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女红军吴志坚的晚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20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故乡风土故乡人’95大学生寒假见闻征文

  藤椅扎了绳子,睡椅上的毛巾有五块补丁,也很少上市场买菜,但她向社会捐献钱物已三十九年——
女红军吴志坚的晚年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九三级李玉忠
今年寒假,我在“第二故乡”南京过春节。有幸的是在假期中我认识了已82岁高龄的女红军吴志坚老人。
出乎意料的是,她虽过着清贫的生活,却已向社会公益事业、灾区人民和失学少年捐献钱物长达39年,捐款的次数和金额连她自己都不知有多少。
吴志坚的名字像个男子汉,1930年,她因贫困吃不上饭、上不起学,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那年她还是位13岁的小丫头。新中国诞生前,她跟随解放大军驰骋疆场,经历了淮海战役、解放南京的渡江战役和解放上海的战役,身经百战,经受了血与火的洗礼。这位英勇的女红军于1983年离休后住进了梅园新村38号。
在一套很简陋的宅院,我找到了女红军的家。只见室内稀疏地摆着几张50年代部队配发的桌椅。藤椅破旧不堪,已用绳子扎上了“绑腿”。古旧的睡椅上铺着一张缀有五块补丁的毛巾。见我到来,正在就餐的老人乐呵呵地站起来向我打招呼。那斑斑驳驳的桌面上只摆着两小碗米饭,一碗菜汤,菜汤里仅漂着几颗油珠。在90年代,一位劳苦功高的女红军竟过着这样简朴的生活,我惊愕之极。
在与老人谋面之前,梅园街道办事处的负责人就掰着手指告诉我,这位经历富有传奇色彩的女红军,从1955年领薪金之日起,就年年向社会捐款,不管生活多么艰辛都从不间断。仅这几年,她捐款就达一万多元。就在去年8月份,她就先后将500元钱捐给江浦县龙山乡贫困山区的失学少年,100元捐给远南残疾人运动会、100元捐给南京市灾区抗旱。特别是前些年,她为老家陕西抗旱一次就捐献4000元,1991年江苏水灾她又送去了1000元,1993年南京九中成立“邓颖超班”,她又拿出2000元作为奖学、奖教的基金。
她所捐献的钱物从何而来呢?带着疑虑我采访了与老人朝夕相处20多年的保姆。保姆感慨万千地告诉我,女红军的经济来源只是每个月的离休金。以前每月只有200多元,现在由于物价较高,涨到500多元。为了捐款给灾区和失学少年,女红军和保姆自己动手在院子里种了块菜地,自给自足,很少上市场买蔬菜。每次花钱她都要精打细算,很少去买衣物,营养补品压根儿就没提起过,每个月两人的伙食费都控制在150元以下。有时保姆执意想为她改善一下生活她都不让……
女红军吴志坚将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祖国的解放事业,又将慈母之爱洒向社会公益事业,这种奉献精神令我感动不已。从她身上,我看到了红军的军魂,看到了她对祖国的深情和对人民的厚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