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爱心奉献社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21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青年志愿者行动

  爱心奉献社会
万速成
不久前,北京人民大会堂小礼堂,天津医科大学一位叫张帆的女大学生正在向听众讲述着她们志愿服务队的动人事迹。台上台下,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500多名听众,无不为之动容……
一年前,天津一位名叫夏平的6岁小男孩,因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被父母遗弃,成为无家可归的孤儿。天津医科大学护理系的同学们得知这个消息后,怀着强烈的同情心来到天津福利院看望小夏平。然而在这里他们却看到了一个与小夏平有着同样不幸的儿童的群体。同学们的心碎了,一种作为未来“白衣天使”的强烈社会责任感深深地震撼着他们:必须为这些不幸的孩子送去一份温暖,献上一颗爱心。在几位同学的倡议下,一个以护理系大学生为主体,以社区医疗保健服务为主要任务的青年志愿服务队在天津医科大学诞生了。
服务队以孤残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同学们怀着“白衣天使”的神圣使命,以父母般的爱心,精心照料着这些孩子,他们为孩子们喂水喂饭,为那些大小便失禁的孩子洗澡、换衣,并用省下的零钱为孩子们买来糖果、玩具、书本、衣服,与孩子们一起唱歌,一起游戏。他们以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孩子们献上一片绵绵爱心,让孩子们感受到人间的温暖与真情。一位女同学蹲着为痴儿洗澡时,孩子站着解出了大便,落在盆里,溅了她一脸一身。这位同学没有抱怨孩子,擦把脸,换了水,继续给孩子擦洗。事后,同学们问起她时,她实在地说:“这没什么,这些孩子从小就没爹没妈,没人疼爱,怪可怜的。我们应该尽力照顾他们,让他们与其他孩子一样拥有一个温暖、快乐的童年。”当4岁的白化病患儿含泪吟唱“世上不只有妈妈好,世上还有叔叔阿姨好”时,同学们不禁泪流满面。孩子们需要的是爱,这爱来自你,来自我,来自他,来自社会这个温暖的大家庭。
在精心照料福利院的孩子们的同时,志愿者还把温暖送向更广阔的社会。他们长期护理特等伤残军人张有贤和兴和里村一位年逾八十、身患重病的老人的事迹,已在当地传为美谈。服务队的同学们还把发扬白求恩精神,将医学科学与志愿服务相结合作为他们的行动守则,知识奉献社会,专业面向群众。一年来,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先后在居民区进行了心脑血管疾病、传染病、消化道疾病防治等二十几个专题讲座,直接受益者达500多人次。暑假期间,他们还深入到全市四郊五县的104个患者家中,开展了“慢性病人情况调查及家庭护理指导”活动。通过入户询访,建立了涉及儿科哮喘、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冠心病等64个病种的192份家庭医疗病例档案,并组织志愿者长期定点定人提供医疗咨询服务。
爱心奉献社会,知识奉献人民,天津医科大学的志愿者们以满腔热情坚持为社会服务的同时,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悄悄地发生着裂变,实现着从学校这个有字之书的小课堂到社会这个无字之书的大课堂的跨越,成为他们自身的一种宝贵财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