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科学种田有甜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21
第4版(要闻)
专栏:记者在基层

  科学种田有甜头
本报记者刘亮明
新春伊始,记者来到内蒙古达拉特旗梁外山区虎石梁乡采访。在那沟沟岔岔之间,随处可见鲜艳醒目的春联和窗花,闻到的是醉人的“年香”。
走上一面向阳坡,记者被一位朴实的农民热情迎进家门。只见正房内窗明几净,一家祖孙三代五口人笑逐颜开,其乐融融。男主人霍永兴和记者聊起了“庄户话”。
“如今政策是最好了。只要人勤劳,种地真是大有奔头。”一开口,老霍就深有感触地说。
虎石梁乡过去人称穷山恶水,农民的生活一直很贫困。但老霍有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他说,生产条件不好,不等于种地务农就没奔头。人可以改造不好的条件,同样是虎石梁那些地,过去农民种不出口粮来,而这几年,通过科学种田,人们吃的住的用的都好了,日子眼见得就滋润起来。
为了让记者确信他的话,老霍掰着指头算了一笔帐。他家有二十五亩地,近两年在政府支持下,打了四眼小水车井。去年产粮二千五百多公斤,收入三千多元;种了半亩多地膜西瓜,收入二千多元;加上蔬菜和其他农副业等收入,一年总收入一万多元。因为有了饲料,他养的羊已近三十只;去年还种了一亩果树,并准备把四周的坡梁都变成果园……最后,霍永兴喜滋滋地说:“只要守住土地,放开眼光,舍得流汗水,就不愁富不起来。”
眼下,老霍的农具和良种早已备好,正忙着购买化肥,只等着春风解冻,在土地上放开膀子大干一场。他只有一个希望,就是山乡能尽快通电,“电一通,我们这儿的农业就长上翅膀了。”
在回乡政府的路上,记者看到,在那片亘古荒凉的土地上,满坡满川的树木多了起来,一块块良田多了起来,向阳坡上崭新的砖房多了起来……
乡党委书记告诉记者,现在虎石梁乡已不再愁温饱,正以种植养殖结合为突破口,向致富达小康的目标前进。前些年,好多到外地做工的农民又回到了家乡,原因只有一条,就是看到了种地有指望,靠得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