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寻找精神的家园——关于当前诗歌创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21
第10版(文艺评论)
专栏:金台文论

  寻找精神的家园
——关于当前诗歌创作
张同吾
以色列有一句箴言:“只要还剩下一个犹太人在祈祷,我们这个民族便没有丧失获救的希望。”这使我联想到诗的本质也是一种心灵的祈祷,作为情绪的艺术凝聚,过滤大千世界的回音,进入文化和社会的殿堂,成为激励情志和抚慰心灵的圣洁之声。
正因如此,我国古典诗歌以儒道互补的精神风范,建构了坚实而辉煌的“汉诗”圣殿,它既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精粹,又以其丰富的道德精神所酿制的玉液琼浆,抚育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成为最具有人类意义的光华熠熠的文化现象。我国新诗在历经峥嵘、艰辛和曲折的发展历程之后,伴随新时期的到来,以其灵敏的知性率先冲破了沉滞的观念羁绊,摒弃了解释题旨的套式,出现了文本解放与诗的本质的复归,让崭新的意象营造包容更为广阔的精神天地、思想内涵和情感意蕴,也涵纳了崭新的价值取向与审美判断。虽然作品良莠混杂,毕竟出现过一时之盛,而其中的优秀诗篇,曾作为现代文明的象征,熏陶过一代人的文化心理。进入90年代之后诗便进入新的阶段,它正在沉寂中重新孕育,并且面临着双重的辨识与选择:一方面,诗的审美趋向在分流与整合的过程中,呈现出驳杂情态:其一是能够自觉地卫护现实主义传统,却未能认识到诗是流动的美学,现实主义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一些诗人仍以眷恋情怀吟唱“田园牧歌”,当旧日“田园”不复存在,诗的意韵就显得陈旧而空幻;其二,仍然习惯于做生活的描摹或浅白地直抒胸臆,却不能自识正是类型化的情感程式和简单化的哲理传达,阻塞了灵动的思绪去寻觅通幽的曲径,诗便不能进入和展示五色缤纷的情感世界;其三,现代主义的借鉴,曾有助于审美意识的解放,从而拓宽了诗歌创作的道路,丰富了诗歌的艺术表现,但是那些脱离中国文化心理与审美习俗的所谓“反理性”、“反文化”的先锋性实验,在旗喧鼓响之后,只剩下苍白的语言游戏和故弄虚幻的技巧了,已经从拾人牙慧走向自我生命的阉割;其四,富有历史责任感和较高的艺术素质的诗人们,在不断地开拓生活视野和思想视野,以多样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个性,表现时代的主旋律和更深层地开掘潜藏于生活世界与心灵世界中的真善美的丰富性。另一方面,在经济转型期的急剧的历史变革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激活了全社会的运行机制,既为人们的价值选择提供了多样的可能性,又强化了人们竞争意识和务实精神。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一种普遍的心理趋向,是拒绝艰深玄虚,也排斥流俗肤浅,诗歌既需要翱翔于哲学的天庭,去探寻世界与人生的奥义;又需要投身于抒情的海洋,以激越重塑崭新的人格模式,以柔情抚慰心灵。于是在芜杂的诗歌创作中,逐渐形成一种新的审美趋向:从题材到语言,从形式到情韵,有相当数量的作品,或弘扬苍雄器宇,或思索人生真谛,或探究文化源流,或抒发柔情蜜意,往往都浸润着东方式的浪漫情愫和古典主义的雅致意蕴。
在大量作品中,较有诗艺韵味的是那些开掘中国文化、表现爱国情怀和陶冶情操性灵的篇什。这类作品在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上各相迥异,却共同表现出中国文化所滋养的风骨和风韵。同时应该提及的是当前大量乡土诗的创作,是把土地视为生命之根和文化之源,揭示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人与文化的内在联结,为诗的创作提供了更深层的内蕴。
诗是最有灵性的文学样式,它便应该更灵动地表现人的美好的情愫,表现人对崇高的精神境界与人格价值的追求,表现错综复杂的人生现象中所涵容的哲学思辨、文化积淀和个性风采,从而汇合成民族情绪的历史。诗的题材的丰富性和无确指性,为诗的创作提供了更宏阔的美学空间。从一些作品中,我们领略到诗是心灵的音乐,音乐对诗的启示是缩短了从感觉到智慧的行程,不是让感觉排斥理性,也不是让理性界说感觉,而是以理性之光烛照感觉,又在感觉体验中升华理性。
我们确是诗的国度,痴迷于诗的人达百万之众,全年有近7万首诗发表问世,诗歌出版物呈逐年递增趋势。但遗憾的是力作佳作甚微,而构思雷同意象轻浅的平庸之作却有相当大的覆盖面,特别是语言的平白和芜杂,已形成普遍缺憾,不中不外非驴非马式的句子是对诗歌审美特征的戕害,无节制的调侃和嘲弄,显现出精神的颓唐和无聊。但是,我们仍然看到诗在沉寂中默默孕育,在分流中悄悄整合,它不会丧失自身文化的品格,但拒绝艰涩玄虚;它不会同俗文化相混容,却在强化抒情意味;它将以更鲜明的民族特色、东方情韵和当代意识,谱写在历史变革中降临的春天的奏鸣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