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开罗斋月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21
第6版(国际)
专栏:埃及通讯

  开罗斋月夜
本报记者刘水明
进入斋月,开罗的夜晚变得更美。
侯赛因广场位于开罗旧市区,与爱资哈尔清真寺隔路相望,广场后面是传统的哈利利市场,东北侧是侯赛因清真寺。
夜幕降临后,我慕名来到侯赛因广场。广场上灯火通明,人如潮涌,南来北往的游人熙熙攘攘。叫卖声和欢歌笑语交织,喧哗拥挤中蕴含着友善与和谐。负责治安的警察萨巴依中尉说,尽管每晚出入广场的人成千上万,但20天来,这里还没有发生过案件,连小偷似乎也销声匿迹了。
在广场左侧入口处,画家艾哈迈德·谢哈卜把纳赛尔、萨达特和穆巴拉克总统的巨幅画像高高竖起,手执画笔,正在大声招揽生意:“一张人头像5镑钱,7分钟画成,不像不收费。”他说在这儿熬一通宵,收入能抵平时一个月。广场四周的空地,早已被露天咖啡座或小摊位占据。摊位上摆满了各色饮料、点心和风味小吃,其中也有烤白薯、羊肉串、霍姆斯豆和大饼夹泡菜。
在爱资哈尔大学一年级学生穆罕默德·穆巴拉克的导引下,我参观了侯赛因清真寺。侯赛因清真寺很大,一次足可容纳5000人集体祷告。寺内相传有先知穆罕默德的外孙、法蒂玛之子侯赛因的陵墓。陵墓建在与礼拜堂相通的一座小厅里,墓的四周围有铁栏杆,谒墓的男女穆斯林须从不同的门进入,各有专门区域。人们一边手抚铁栏杆,一边口诵赞词,有人不时用嘴亲吻铁栏杆,还有的人则买来高级香水倒在手中,然后使劲涂抹在铁栏杆上。其心之诚可见一斑。
穆罕默德·穆巴拉克来自上埃及克纳省。5年前,他参加斋月第二十七夜(即“珍贵的夜间”)的背诵古兰经比赛,荣获全国第一名,穆巴拉克总统亲自向他颁发了奖金和证书,当时他只有13岁。今晚他来侯赛因广场,是想听在广场中央一顶彩色布幔大帐篷内举行的“斋月讲座”。
斋月之夜,侯赛因广场周围的咖啡馆家家客满为患。侯赛因清真寺后面的达兰维谢咖啡馆的桌椅,摆到了马路对面的人行道上。由9人组成的“侯赛因之星”民间乐队在馆内演唱正欢。演出一曲连一曲,从晚上9时开始,至凌晨3时结束。馆内能坐100余人,客人愿“泡”多久都行,但必须“自觉消费”:一杯茶水1镑钱,果汁每杯2镑,咖啡每杯3镑,抽一壶水烟2镑,价格虽比别处约贵一倍,但人们仍乐意接受。主人尤素夫告诉我,他的咖啡馆自1958年起举办斋月演奏会,至今已持续了37年,顾客喜欢这里独特的历史文化氛围。
与达兰维谢咖啡馆毗邻的是哈莱旺尼咖啡店,该店门前狭窄的人行道上搭着布棚,摆着一台大彩电和一台录像机,播放从美国进口的女子拳击录像片,荧屏上两个金发碧眼,腰粗膀圆,穿着背心短裤的女角斗士,赤着脚在拳击台上徒手相搏,拚命厮打。一方即使被击倒在地毫无招架之力了,另一方还要在对手头上踹几脚,或者干脆站在对方肚子上跳几下。这种极富刺激的“西洋景”,吸引不少年轻人前来观看。我有心问服务员:“在清真寺旁放这种录像,会不会惹来麻烦?”他爽快作答:“不会,因为这是体育节目!”真是经营之道,各有奇招。
能把古兰经倒背如流的穆罕默德·穆巴拉克说,斋月是穆斯林欢乐的节日,尤其到侯赛因广场这样的“伊斯兰文化广场”,更有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感。(本报开罗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