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福州计划生育协会走进“三资”企业外商和员工都说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21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福州计划生育协会走进“三资”企业
外商和员工都说好
本报讯记者艾笑报道:福州市通过在“三资”企业中建立计划生育协会,发动员工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搞好计划生育工作,外商和员工都说好。
福州市现已兴办“三资”企业三千五百多家,总资产达百亿美元。百万余“三资”企业的职工中,百分之八十是育龄的外来妹。由于多数外方老板对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不理解,使该市原有的计划生育行政管理体系与这些企业接不上轨,出现了计划生育工作的“死角”。
为解决新形势下的新问题,福州市经过试点,决定在全市“三资”企业中推广计划生育协会这一群众组织形式,让员工自行开展计划生育活动。他们注重做好企业决策者的宣传引导工作,使这些掌握企业管理权的人明了实行计划生育对世界、对中国、特别是对企业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老板们也了解到中国的计生协同国外较有知名度的“家计会”民间组织十分类似,很明智地达到共识。如福州市最大的独资企业清禄集团公司总经理,在明晰了他公司的七千多名青年员工若都能推迟二三年结婚生育,三年内至少能为公司增加上亿元财富之后,不仅主动提出每年从利润中提出一定比例做企业计生协的活动经费,还自荐当了名誉会长。
福州“三资”企业计生协开展活动,一般都做到了“五挂钩”:把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与稳定职工队伍挂钩;把协会建档立卡与员工技术培养挂钩;把转变员工婚育观念与评价“文明企业”挂钩;把维护职工权益与提高员工生产积极性挂钩;把协会协调作用的优势与企业发展生产、广开财路挂钩。
经过三年实践,政府、企业主和员工均见实惠。全市凡拥有一百名以上员工的“三资”企业,百分之八十五建立了计生协会,企业员工中的百分之七十点八成为协会会员。景星太平洋鞋业有限公司原来计划生育工作放任自流,仅一九九一年里就有十三个乡镇七十二个村找上门来寻访计划生育对象,厂长疲于应付,企业形象和生产都受到影响。建立协会后,这种现象再未出现。外方老板说:“是协会为我减少了烦恼、减轻了担子。”福清冠源鞋业公司一九九一年曾因婚育问题辞退了二十三人,成立协会后,使技术熟练工队伍稳定,没再辞退过员工,仅技术培训费就节省二万元。
据统计,去年在福州市所有已建立计生协的“三资”企业中,无一例计划外生育出现。
编者寄语
目前,国内“三资”企业在增多。“三资”企业的外方代表在观念、管理上与国有企业有很大不同,给这些企业的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
福州市在“三资”企业中建立计划生育群众管理组织,开展宣传教育、避孕节育、为企业及员工争取合法权益等综合服务,使外商在思想观念上有了两个转变:一是从原来只管投资做生意,变为搞计划生育责无旁贷;二是从当初的不介入,转为积极支持配合。企业员工也认识到,从农村到“三资”企业,只要在我们的国土上,都要实行计划生育,因为这是国家的需要,民族兴旺的需要,这不失为“三资”企业开展计划生育的一种好途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