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千里攀亲牛作媒──京城窦店与太行山贫困县和顺联姻发展养牛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22
第2版(经济)
专栏:

  千里攀亲牛作媒
──京城窦店与太行山贫困县和顺联姻发展养牛纪实
段存章焦来魁
绵延起伏的太行山白雪皑皑。在山西省和顺县政府大会议厅内却涌动着一股融融的暖流,500个座位无一空虚,连走廊上都站满了人。各村党支部书记正有滋有味地聆听一位远方客人的讲演。偌大的会场秩序井然,只有掌声在一阵阵回荡。讲演者就是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房山区窦店村农牧工商总公司总经理、村党委书记仉振亮。他年过六旬,在百忙中抽出时间,驱车穿越华北大平原,攀越太行山巅,千里之行来到偏僻深山传经。
1988年9月11日,和顺县畜牧局副局长郭海明带领全县各乡镇兽医站站长及部分畜牧技术骨干专程到窦店村参观学习。
窦店村靠发展养牛、农牧结合,使全村经济迅猛发展的事迹,在他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老仉同山里人交谈得格外投机,他为和顺县在黄牛改良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而高兴,尤其是听说山区连续三年出现卖牛难,感到十分忧虑。他当场表示,将派人到和顺考察,建立购销渠道,互利互惠,为山区农民解决卖牛难。
时隔两天,北京的客人就来到。窦店村村长李潭、村育肥牛场场长韩春增偕同北京市外贸局粮油公司经理不顾远途的疲累,一到和顺便深入山区考察。他们看到这一带山大坡广,水草丰盛。农家的牛全部是西门塔尔优种牛。这种牛个头大,体质好,肉乳役兼优。
1989年春节刚过,窦店村韩春增场长一行数人再次进山,在此建立了肉牛收购站。一只只体态壮实的农家牛登上大吨位汽车,源源出山到北京窦店村育肥牛场安家落户。这一年窦店村投往和顺的卖牛资金达200余万元。之后,每年投入资金逐年增加,去年高达480余万元。山里人卖牛难基本得到解决。
一方养牛,一方买牛,业务交往日益发展。和顺县7个乡镇的乡村干部和养牛户先后有400余人次到窦店村参观学习。窦店村的村长、经理及业务人员先后有100余人次到山区奔忙。去年11月底,仉振亮受和顺县委书记和县长的邀请,冒严寒,亲自到山区考察并传经,双方交往进入高潮。
早在1973年,和顺县便从国外引进优种牛改良当地黄牛,成为全国黄牛改良先进县和商品牛基地县。窦店村用和顺县农家饲养的西门塔尔牛进行全价饲料强化育肥后,肉质相当好。他们用这种牛肉里脊在北京建国饭店参加四国牛肉鉴定会,经过专家的鉴定,认定窦店产的牛肉可与进口高档牛肉相媲美。建国饭店经理当即表示,窦店产的牛肉里脊他们全包了。北京几家星级饭店也争相订货。
为了将和顺县的养牛业再上一个新台阶,和顺县把发展养牛作为支柱产业,确定了“以牛为主、全面发展、远肉近奶、规模经营、科学饲养、提高效益”的发展方针。县委书记耿怀英亲自到李家掌村蹲点,率先推行科学管理模式,总结出一套“养牛经”。这个仅有16户人家的小村,靠养牛收入一年上一个台阶,去年人均达1500余元,成为全省“赶着牛奔小康”的典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