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千古忠烈雁门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20
第12版(副刊)
专栏:情系神州

  千古忠烈雁门关
姜澍川
雁门关,这般寂静,仿佛沉睡在朝阳下,风沙也难以将其打醒。虽说夏来是飞禽走兽、蝴蝶蜜蜂最活跃的季节,但这儿却没有任何一点声响敢来惊动。唯有城楼坍塌的门洞上,簇簇荒草,迎着塞外冷风,在微微摇曳,它仿佛在朗诵一部英雄的史诗,无声的震颤,惟恐将沉睡在沙旋中的主人叫醒。
雁门关,一座穿越晋北雁门山的要塞险关。其关隘虽然城楼塌落,但从遗下的城门洞和断垣看,仍足以显示出它当年那高大、宏伟的雄姿。我站在关上,俯瞰长城内外,众山群岭下,簇簇忙碌的村落,条条蛛网般的道路,拖着尘烟飞驰的车辆,群群蠕动的羊儿……这一切,何须再问当年是辽是夏、是怨是恩;一场民族争斗的寒冰早已消融,雁门关下,是一片民族团结、同心奋发建设社会主义的太平盛世,怎不令人欣慰!
雁门关,这响亮的名字染着宋将杨业英勇守关的血汗而蜚声千古。在北宋太平兴国二年,辽国发十万大军侵入雁门关,杨业率几万铁骑守关,大破了辽军,雁门关从此驰名天下。在雁门关山前不远的代州,即是杨业久居之地。明朝在代州建的鼓楼犹在,鼓楼上分书:“雁门第一关”、“声闻四达”、“威震三关”。无疑,弘扬雄关中也蕴涵着杨家将的功德。代州东鹿蹄涧村为祭祀杨家将,元代杨家十七世孙奉旨建了忠武祠,几经扩建而今修葺一新。祠南建有颂德楼,两株古槐参天;忠武祠大门旁,一对石狮子把门,门匾上分题:“奕世将略”、“一堂忠义”、“三晋良将”。忠武祠正殿内塑有杨业、佘太君坐像,两侧塑着八子彩像。规模严整、气宇轩昂,足见后几朝代对杨家将的公正评说。
须眉巾帼,几代英烈。杨家将以大局为重、任怨报国、血染沙场,为世代人所传颂。杨业在九百八十六年,奉旨反击辽军,收复应、云、朔等州时,由于朝内奸臣图谋借刀杀人,而躲在雁门关故意不给杨业发救兵,致使杨业孤军奋战,陷于陈家谷,负伤被俘,绝食而亡。事后,杨家仍以大局为重,在宋朝濒危时,不顾奸佞作祟,披挂上阵。男将阵亡了,女将出马。杨家“一门忠烈”,世代各族人民为之感叹。
雁门关,对远来的游人它仿佛在无言地解说一切;而今站在雁门关上,怎不令人深思?陆游有诗曰:“朔风卷地吹急雪,转眄玉花深一丈,谁言铁衣冷彻骨,感义怀恩如挟纩。”可见当年临战的情景。我赞美雁门关,更赞美以大局为重、不计个人恩怨、一心报国品格高尚的志士仁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