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老少争看万人空巷 举国上下赞美慧芳《渴望》轰动越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22
第7版(国际)
专栏:

  老少争看万人空巷 举国上下赞美慧芳
《渴望》轰动越南
余祥基
不久前,越南中央电视台连续播映中国北京电视台拍摄的50集电视连续剧《渴望》,每周两次,每次两集,在越南全国产生空前的轰动性社会效应。
《渴望》得到越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阮德平说,这部电视剧为越南共产党对人民进行思想教育提供了帮助。每逢星期三、五,他都要同全家三代人在一起观看,安排活动尽量避开这两天。他说:《渴望》对历史的评价实事求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
越南常务副总理潘文凯说:“《渴望》是一部很优秀的电视剧,越南人民很喜欢看,反响很大。我也很爱看。”
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防部长段奎希望军内上下认真收看《渴望》,并从中接受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他建议,每星期三、五尽量不要安排其它活动。为了不耽误看《渴望》,有一次他把外事局安排的外事活动推迟了一天。越南人民军总政治局甚至通过行政系统通知下属各单位收看《渴望》。
国会副主席冯文玖在顺化观看新疆歌舞团演出后,称赞新疆女演员唱的《渴望》插曲很好听,并说《渴望》是一部很好的电视剧。越共中央委员、国家合作与投资委员会主任窦玉春也很喜欢看《渴望》。有一次,张青大使想宴请他,他答道:“星期五不行,因为我要回家看《渴望》”。越南前副总理陈方不仅自己喜欢看,而且还通知几个子女带孙子一起来看,每星期三、五成为他全家三代欢乐的节日。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江泽民主席访问越南时,越共中央总书记杜梅向江主席表示高度赞扬《渴望》这部电视剧。他说,这部电视剧拍得好,在越南播映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据了解,国家主席黎德英、总理武文杰和国会主席农德孟也很喜欢看《渴望》。
由于重视先期宣传,越南各报刊提前发表介绍性文章,使《渴望》的故事情节、主要演员和主题歌早已为广大越南观众所熟悉。
根据越南中央电视台反映,中国电视连续剧《渴望》的收视率在开播不久即已超过日本电视连续剧《阿信》,其主要原因在于《渴望》所反映的中国人民的生活最接近于越南人民的生活,两国人民具有共同的历史文化、生活习俗、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因而在越南观众中引起强烈的共鸣。
越南中央电视台台长胡英勇本人就是《渴望》的一位忠实观众,每集都看得很仔细。看的次数最多的是翻译这部作品的越南之声广播电台中文部主任杜长山以及为这部电视剧配音解说的电视播音员梅秋贤女士。
每逢星期三、五,河内街头的行人明显减少,电影院、剧场也显得冷清。有一天,位于河内市中心的八月电影院创造出只有4名观众的历史纪录。经理们为此叫苦不迭。收看电视剧《渴望》已列入越南人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人们在家里看,在单位看,也有的在街头茶摊旁看,边看边谈感想。在一个星期五晚上,城西区一街区停电,居民们强烈要求电视台在次日重播,竟然如愿以偿。还有些人因故漏看几集,便抱憾万分。不过他们相信,这样优秀的电视片肯定会重播。
越南中央电视台节目部主任阮庭清说,《渴望》通过描述普通百姓家庭生活和悲欢离合的故事,反映出中国社会蓬勃上进的新风貌。这种伟大的奉献精神,对社会发展是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的。越中两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新阶段,尤其需要伟大的精神力量。
越中央电视台和中国驻越南使馆先后共收到1000余封观众畅谈看《渴望》心得体会的来信。曾留学中国的河北省北江县雄光乡干部黄唐在信中谈到,《渴望》是一部社会心理作品,很符合亚洲人的道德标准,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没有其他国家的任何一部电视片能像《渴望》那样给越南观众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渴望》使他回忆起他在中国留学时受到的帮助和关怀。越中两国间的友谊是永存的。广平省农村观众范文天来信反映,他家买不起电视机,因此,每逢星期三、五到邻居家里去看《渴望》。清化市64岁退休工人杜文春寄来自己创作的六八古体长诗,抒发看完《渴望》后的激动心情,并手抄两份同时寄来,以防遗失。
几个月来,《渴望》成为越南人茶余饭后聊天的热门话题。潘文凯副总理的助理陈德源的爱人对丈夫开玩笑说:你应该向大成学习。陈答道:你要是像慧芳那样贤慧,我就能像大成一样忠厚。不少青年男女看了《渴望》后,小伙子立志要找刘慧芳那样的妻子,而姑娘们则发誓要找宋大成那样的丈夫。
不少观众来信向使馆文化处索要刘慧芳和宋大成的照片,作为珍贵的纪念。河内市人民委员会委员李克整曾建议邀请饰演刘慧芳和宋大成的演员张凯丽和李雪健访问越南。首都宾馆表示愿为两位影星来访慷慨解囊。外交部副部长武宽也十分赞成此事。有的热心观众建议北京电视台拍摄《渴望》续集。连来自欧美国家的旅游者也在旅馆收看《渴望》。法国游客戴尼根干脆到越南朋友家去观看,边看边听朋友翻译。听说远在北京的越南大使馆的外交官也能收看到从卫星转播的《渴望》。
总之,《渴望》产生的社会影响相当广泛和深远。几个月来,越南全国各大报刊和专业性杂志刊登大量文章,赞扬《渴望》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赞扬演员精湛的演技,赞扬中越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越南观众普遍反映,《渴望》中的人物都在自己身边,剧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可以在越南找到原型,每个观众也可在电视屏幕上找到自己。越南观众深深地感觉到越中两国的历史文化、生活习俗和国情太相似了,没有理由不和睦相处和友好合作。《渴望》向越南观众提供了了解中国的素材,无疑将促进中越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
(本报河内航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