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槌声阵阵说是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22
第10版(经济生活)
专栏:热点追踪

  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
槌声阵阵说是非
本报记者李丽辉
中国艺术品拍卖业在偃旗息鼓几十年之后于近两年开始复苏,特别是去年发展势头相当火,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拍卖会槌声不断,中国艺术品价格节节上升。国内一些拍卖公司举行的拍卖会上,总成交率大都在80%以上,总成交额超过1000万元,有的甚至高达5000万元以上。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有上百家艺术品拍卖行,省级以上约有20家。其中“嘉德”、“瀚海”、“朵云轩”等一批拍卖行脱颖而出,在国际拍卖业开始崭露头角。一些国外知名拍卖行如“苏富比”、“嘉士德”等,也看好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潜力,纷纷在中国举行拍卖活动。
在拍卖活动中,中国精品字画价格一路攀升,有些甚至高于国际市场行情。张大千、齐白石、李可染、黄宾虹等国画大师的作品成交价达到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元。如张大千的一幅《听松居图》起价22万元,最后以55万元成交;而齐白石的一幅力作《山水册页》,起价为200万元,经过数十番叫价,最后竟以517万元成交,创下齐白石作品世界拍卖新纪录。
中国油画家的作品价格虽然与国际市场相比尚有距离,但也显示出其发展态势良好。中央美术学院院长靳尚谊的油画《人体》以33万元成交,而旅美画家陈逸飞的阳刚之作《山地风》,起价45万元,最后成交价高达286万元。
国内买主实力不小
在近期艺术品拍卖活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国内收藏者购买实力的崛起。
去年6月,朵云轩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字画拍卖会上,256件晚清至民国的作品参加竞拍,最后成交222件。参加竞拍的买主多达600多人,其中国内买家多于境外买家。中国嘉德国际艺术品拍卖公司去年春季和秋季两次拍卖会,总成交额6000多万元,国内买家就占了总成交额的60%以上。创拍卖纪录的齐白石力作《山水册页》,就是由国内一家企业买走的,而陈逸飞的《山地风》,购买者也是国内的一位收藏家。
对于中国国内买家所显示出的雄厚经济实力,嘉德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东升认为,改革开放15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使企业经济实力和个人收入都有了很大提高。一批新型企业和个人高收入者的出现,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繁荣奠定了基础。相当多的买主在欣赏艺术品的艺术性之外,还把它视为与股票、证券、房地产相同的一种投资方式。
另一方面,虽然有的拍卖品价格高达几百万元,但这只是极少数珍品的价格,而绝大多数拍卖品的价格都在3-10万元左右。
珍贵艺术品的卫士
艺术品拍卖业的兴起,不但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消费和投资领域,而且对艺术品的保护也有着重要作用。
过去,由于国内没有正常的艺术品交易渠道,艺术品的经济价值难以得到体现,致使不少文物和当代艺术家的作品通过走私等非正当手段流失到国外。而今出现了艺术品按市场经济规律从海外向国内回流的景象。在嘉德公司去年的拍卖会上,为今年举行的春季拍卖会所征集的拍卖艺术品中,由海外客户委托拍卖的艺术品占了总数的1/3。
通过经济价值来表现艺术品的艺术价值,更易为人们所接受。一件值钱的艺术品,即使不懂艺术的人也知道它的珍贵。“文革”时期中国众多文物惨遭厄运,除意识形态的原因外,经济价值与艺术价值完全脱节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另外,收藏者花了巨金买下的艺术品,无论是作为投资还是消费,一般都会精心加以保存,而这些人往往也具备保存收藏的良好经济条件。
拍卖行迫切需要规范
对于艺术品市场存在的问题,也应有清醒的认识。
拍卖行作为中介经纪机构,必须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经营。文化部市场司美术处处长陈兴宝说,与其它市场相比,艺术品市场太年轻了,存在着不少问题和不足。比如,众多拍卖行的一哄而上,缺乏管理,拍卖出售赝品等现象时有发生;有的买卖双方串通一气,“托买”、“托卖”,炒画炒人,使拍卖品的经济价值与艺术价值严重扭曲;一些拍卖行拍卖方式不规范,见利忘义,打国家文物政策的“擦边球”,走私分子仍有可乘之机。
艺术品的升值也和股票、房地产一样,其价格升值应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如果艺术品市场投机行为过盛,人为地对艺术品炒买炒卖,那么,艺术品的再增值速度势必十分缓慢。这样一来,艺术品投资便难赚到钱,艺术市场可能会出现一曝十寒,拍卖行业的信誉也会由此受损。
这些问题的解决,既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管理,也需要国家尽快制定拍卖行业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来规范市场经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