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生意与“天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22
第10版(经济生活)
专栏:经济茶座

  生意与“天意”
田力
去年夏天,滚滚热浪席卷全国,各地都出现了罕见的持续高温天气,酷热给人们的工作、生活都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但对一些精明的工商界人士来说,则意味着新的商业机会的到来。各地的避暑降温商品生意十分火爆。从太阳帽、墨镜到矿泉水、啤酒以至于电扇、冰箱、空调等无不购销两旺。而今年冬天,上海等地“暖冬”气候明显,“腊八”时节,街头姑娘们仍穿裙子,于是本该旺销的皮货生意反倒受了冷落。
异常的天气给商品流通业和那些产品季节性强的企业带来了机会,也带来了风险。气候变化已经越来越突出地成为工商界在经营、促销时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气候因素将会导致某种农作物的丰产或歉收,直接影响以这些作物为原材料的加工业;另一方面,气候的异常变化将刺激或抑制消费者对那些有较强季节性的商品的需求,从而导致供求关系的变化。
古今中外,气象信息在军事上是指挥者决策时必不可少的参考因素,许多智谋的应用、战役的成功都凝聚着决策者对气候变化的巧妙利用。从火烧赤壁到莫斯科保卫战以及诺曼底登陆,无一不借助了气候的变化。商场如战场,如果一个企业家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注重搜集气象信息,不但能未雨绸缪,避免风险,而且可以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在天时地利中攻城掠地,提高自己的市场占有率。
目前,发达国家在利用气象信息方面已经超越了预防灾害的程度,他们把气候异常的信息作为经营管理和经济运营的一个重要变数,甚至在商品的成本中也有所反映。在气候变化频繁的日本,气象服务已成为一大产业,许多公司与气象部门签有长期咨询合同。如果我国的企业也有这种意识,需求的增长无疑会刺激气象服务事业更快发展,从而不断提高预测水平,作出更及时、更准确的预报,更好地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服务。
雄心勃勃的企业家们,在关注国家产业政策、国内外经贸信息的同时,不妨多关注一下气候的变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