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以改革精神抓管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23
第2版(经济)
专栏:短评

  以改革精神抓管理
一个百年老港,一个包袱沉重的国有大企业,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能否有所作为,怎样发展自身潜力?
青岛港务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使我们充满信心地看到,类似的企业,一不怕老,二不怕大,三不怕旧,只要坚持以改革精神切切实实抓管理,就能发挥出蕴藏在自身雄厚基础之中的潜能,就能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夺魁,老、大、旧也能换新颜。
老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的时间较长,原有的各种管理形式、组织结构、规章制度等,面对市场经济新的运行特点,有不少已经不适用了。如果只是在原来体制基础上修修补补,进行维持性的管理,很难管出新水平、新成效。只有不失时机地对老制度、老规章加以改造,使之更加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更加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在此基础上把管理抓深抓细,才能取得突破性的实效。
改革旧制度,最难的是对臃肿、低效的企业内部领导机构、组织人事制度进行必要的改革。因为它涉及到人,涉及到干部的升降、去留,要慎重。但是,只要以改革精神大胆推进,对干部要求的标准体现一个“高”字,管理体现一个“严”字,积极稳妥开展工作,新型的用人机制是可以逐步建立起来的。
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用人机制为基础,企业才可能产生一个好的领导班子,一个精干、高效的管理机构,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队伍。这样的企业才能把各项管理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高效地运转起来。
我们说,改革为科学管理提供了条件,严密的管理又是深化改革的基础,都离不开用人用干部的问题。加强企业管理,应当把思路、眼光拓宽到改革干部使用机制方面,并且拿出勇于改革的精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