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台湾中国时报连续发表社论再三呼吁结束敌对状态 促进两岸交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23
第4版(要闻)
专栏:

  台湾中国时报连续发表社论再三呼吁
结束敌对状态 促进两岸交流
新华社北京2月22日电台湾《中国时报》2月16日、17日接连发表社论表示,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点看法和主张是务实与善意的。讲话中提到双方可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就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的主张,对两岸都是宜急不宜缓的当务之急;而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的主张,也是两岸追求统一的过程中可以求同存异,急其所当急的另一个应当共同努力的目标。
《中国时报》16日的社论题为《对江八点的回应应急其所当急缓其所当缓——两岸签订结束敌对状态协议是和平统一的第一步》。社论说,两岸追求统一,是个艰巨浩大的工程,在双方努力的过程中,必须学会存异求同,更应该区别轻重缓急。江泽民关于结束两岸敌对状态的提议,台湾当局应给予优先回应。江泽民提议反映出务实的一面,尤其把“签订结束两岸敌对状态协议”与“和平统一的实现”看作不同的阶段,可使两岸政治僵局分步骤地予以解决与突破,这是在双方观点存有分歧的情况下,不失为理性而可磋商的途径。社论认为,两岸共商正式结束敌对状态,对于两岸间开展真正有益于人民福祉的经济关系,也有正面的作用。这一协议既可成为发展经济关系的前提条件,更是扫除民间交往心理障碍的关键。社论希望两岸能够立即着手从事研商结束敌对状态协议,并希望台湾当局把握时机速作明智的回应。
这家报纸在17日再次发表社论,要求当局对江泽民八点看法中的经济合作主张给予应有的回应。社论说,两岸和平统一的另一个关键课题,即是如何进一步扩大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以利两岸经济的共荣发展,进而迈向统一的目标。
社论说,近十年来,两岸经贸交流急速增长,彼此间的依赖关系不断升高。这种日益密切的经济关系,主要是因为两岸经济条件具有高度的互补性,再加上密切的地缘关系及相同的文化背景,从而使两个经济体得以依循市场的力量进行快速的融合。正因为两岸经济的加速融合,使台湾突破市场规模的限制而成为维持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社论认为,两岸互利互惠的关系是今日两岸关系最重要的基石。展望未来,在快速变化的国际经济环境中,两岸之间更是“你少不了我,我也少不了你”的唇齿相依局面。两岸迈向“双赢”的最终策略,很显然就是将双方的经济力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江泽民讲话表示要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以利两岸经济共同繁荣,造福整个中华民族。
社论最后说,我们深信,两岸达成结束敌对状态协议可以保障台湾的安全与安定;而促进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将可促成两岸经济水乳交融,扫除统一的心理及实质障碍。希望台湾当局掌握时机,对江泽民八点建议作出应有的回应,为两岸和平统一打开一条关键的通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