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年过半百 老当益壮──美国妇女劳动力“知天命”的一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22
第7版(国际)
专栏:迎接第四次世妇大会

  年过半百 老当益壮
──美国妇女劳动力“知天命”的一代
在过去15年里,美国劳动力大军中50多岁的女性比重大增,特别是那些受过高等教育者,如今也像年轻妇女一样,在各行各业大显身手。
据美国劳工部统计,50岁至60岁的妇女中有近300万人有大学文凭,而她们当中的80%现在还在工作;在这80%中有3/4是在全日制的工作岗位上,这两个数字都与年轻女大学毕业生的情况相差无几。
在过去10年里,年过半百的妇女的就业人数明显上升。1984年,这一年龄层妇女参加工作的占54%,现在已上升到65%,大约有810万人,增加的人数大多是有大学学历的女性。
60年代的妇女运动使得“走出家庭、参加工作”的观念被广泛接受,当时的许多保护妇女权益的措施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这些走向社会的女性。
经济因素从来都是美国妇女参加工作的最基本的原因。而对这些年过半百、有大学文凭的一代来说,她们参加工作的经济原因增添了新内容:或是因为离婚使她们入不敷出;或是仅靠丈夫的收入已不够维持家用。这一年龄层的妇女大约有30%都离异了,许多离婚的妇女不得不参加工作,自己养活自己。
大多数年过半百的妇女就业于人事、公共关系、教育、房地产、服务业、医疗保健、政府机关和那些非赢利性的机构。美国华盛顿妇女政策研究所认为,近年来的经济情况创造了更多的这类就业机会。很多妇女开始打零工,后来就成了她们的终身职业。
同是美国妇女劳动力中“知天命”的一代人,她们的境遇、感受各不相同。有相当数量至今仍活跃在各行各业的50多岁的妇女认为,“很强的适应能力”是她们得以坚持下来的生存手段。这些妇女在大起大落的生活中,在经历了诸如离婚、独自养育子女、失去一份好工作等种种磨练之后,仍然没有屈服,仍然在为重新就业而奋斗。这种适应能力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她们在遭到失业的打击之后,能很快摆脱沮丧,很快采取行动,再去找工作。哪怕不是原来的对口专业,哪怕工资比原来的少,她们都会乐于接受。
这一代人中只有一小部分几乎晋升到了企业的最高管理层,多数情况下她们都付出了痛苦的代价。当这类职业女性面临婚姻与事业的抉择时,她们选择了事业,把自己的精力与热情贡献给了事业。然而她们得到的并非都是公正的回报,这类高层职业女性最经常遇到的问题是“玻璃天花板”:每当公司里某些职务出现空缺时,论资历、论才干她们都应当得到晋升,但却常常由于无形的性别歧视和种种微妙原因,她们总是上不去。一旦碰上了这样的“玻璃天花板”,她们当中有的人就会毅然退休,拂袖而去,或到别的公司去谋一份“顾问”的差事,也许工资会更高。也有些豁达女性则处之泰然,因为她们从来不奢望像男人那样得到晋升,成就一番事业,并为之奋斗。她们说,到了50多岁的年纪,已不再为这样的雄心所驱使。
尽管存在上述种种差异,从总体上讲,美国妇女劳动力大军中年过半百的这一代人基本上对工作是满意的,因为她们认为自己的劳动具有社会价值,也实现了她们自身的价值。
文云编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