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稳定和发展我国的中小企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23
第9版(理论)
专栏:

  稳定和发展我国的中小企业
陈乃醒
我国的中小企业是一个集合概念,从所有制方面来看,它包括国有企业、城乡集体所有制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从行业方面分类,它包括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和其他服务业,以及所有以营利为目的的符合条件的经营性企业。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要说商业中的零售单位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也不要说其他服务业中的绝大多数属于中小企业,仅就工业企业而言,中小企业就是其中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工业部门,素有大中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说法。按照我国企业规模的划分方法,若将中型企业中的中上部分划归大中型企业之中,将中型企业中的中下部分划归中小型企业之中,且各按50%的原则进行分摊,那么到1992年底,全国乡以上独立核算的大中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之比,大约是:企业单位数为4.15∶95.85,总产值为46.89∶53.11,销售产值为48.07∶51.93,净产值为50.06∶49.94,销售收入为49.07∶50.73。若加上乡以下工业和非独立核算工业(这两部分几乎全部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比重就更高。
中小企业是我国就业人口的重要载体。在我国社会劳动者中,中小企业所占比重高、数量大。1992年底,全国1.022亿工业社会劳动者中,中小企业的职工约占70%,为7000万左右。而其他经济部门中小企业的职工比重均高于70%,其数量更大。仅乡镇企业的从业人数就超过1亿。
中小企业的产品大都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大到家用电器,小到针头线脑,无不是中小企业生产的。特别是出口产品,中小企业承担着很大部分。目前国际贸易的要求是花色品种多、交货期短、价格灵活,中小企业经营灵活,正好适应国际贸易的需要,出口产品发展很快,约占全国出口产品价值的45%。
世界各国的经济成长,无不得益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其中以亚洲四小龙为最。对于中小企业的界定,各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对经济管理方式的不同,各有不同的参照系。有的以职工人数为标准,有的以经营收入为标准,有的以固定资产数量为标准,有的以生产能力为标准,还有的同时取以上一两方面为标准。
由于中小企业占有相当的比重,所以世界各国都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视,一般都在组织管理和经营服务两个层面上展开工作。目前,几乎所有国家都已经形成了包括中小企业的立法,政府管理中小企业的专门机构,以及对中小企业的研究、为中小企业提供教育(培训)和其他方面服务的完整体系,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从而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是如此,在发达国家也是如此。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稳定和发展中小企业的措施应结合改革进行。所以,各地各部门应对中小企业进行一次排队,按照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对“一般小型国有企业,有的可以实行承包经营、租赁经营,有的可以改组为股份合作制,也可以出售给集体或个人”。对于目前已经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的中小型企业,亦应分门别类采取措施。产品有市场,且有管理和技术基础的企业,应注入资金;产品质量不过关的,可以组织技术攻关;产品质量还好,但销路不畅,应拓展销售渠道,特别是想方设法拓开国际市场;极少数实在经营不下去的,就作破产处理,但应处理好一些相关问题,特别是要注意安置好人员的就业去向。
为了贯彻“国家要为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条件,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的方针,国家应实行中小企业立法,使各类中小企业在法制的框架内开展经营活动,也使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各项管理有法可依。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和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部门管理将逐步削弱,以至最后取消,综合部门管理得以加强,成立中小企业行政管理机构就会水到渠成。
实施生产网络制度,加强专业化协作。现代化生产经营的特点是多环节、多程序。要把中小企业组织起来,使它们在各个不同的环节上发挥作用,这就是专业化协作。我国在这方面的潜力很大,专业化的力量没有发挥出来。如果能在政策上加以引导,在组织工作上加以落实,不要说新建,仅现有的企业,就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生产能力。
建立社会服务体系。中小企业由于人才缺乏,经济力量比较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也需要社会提供包括咨询、教育(培训)、新产品开发、国际市场拓展,以及价格协调等各方面的服务。为了更好地开展社会服务,应建立一些相关的民间团体,使它们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同时,发挥沟通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