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回忆胡乔木同志对教育性质认识问题的评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23
第10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回忆胡乔木同志对教育性质认识问题的评述
张承先
我长期从事党的宣传教育工作。在长期实践中,使我对胡乔木同志产生了深切崇敬之情。凡是胡乔木同志发表的文章,我必认真阅读,从中受到了教益。最近我认真通读了《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一书,使我对党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与毛泽东思想有了更加深切的理解。
我到教育部工作后,与胡乔木同志有了直接的接触。他对教育工作非常关心,他不时找我到他家询问教育方面的情况,提出珍贵意见。胡乔木同志对教育工作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有两件事使我永远怀念他。
一、关于在全国普及小学教育问题。当拨乱反正,推倒“两个估计”,教育被引入正常发展轨道之后,教育部提出在全国普及小学教育的意见。当时有的领导同志认为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对在全国普及小学教育存在疑虑,有不同看法,迟迟定不下来。胡乔木同志得知后,明确提出普及小学教育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不能有任何犹豫和动摇,教育部必须坚决完成普及小学教育的历史任务。在胡乔木同志呼吁支持下,教育部几经研究向中央书记处汇报,终于作出决定,发出了1980年84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
二、关于对教育性质认识问题的评述。在拨乱反正过程中,教育理论界曾对教育性质的认识产生了一场争论。许多同志从工作重点转移、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出发,认为教育属于经济基础范畴,从而根本否定教育是上层建筑的传统认识;也有些同志认为教育属于上层建筑,具有阶级性,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是对的,但不能因此模糊教育的阶级性。两种观点争论不休。对这个问题,我们曾向胡乔木同志作了汇报。胡乔木同志说:教育问题涉及社会活动、人的生活的各个方面,不能简单地纳入上层建筑或经济基础范畴;有些方面与上层建筑有关,有些方面与经济基础有关,有些方面既不属于上层建筑也不属于经济基础。在阶级社会里,教育确有阶级性,但不能不加区别地把教育领域中的问题一概纳入阶级斗争的范畴。阶级消灭后,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教育依然存在。胡乔木同志一段话拨开了迷雾,打开了思路,使同志们的思想豁然开朗,感到胡乔木同志在总结历史实践经验基础上,突破传统观念,站在宏观世界和社会发展历史长河这样的高度上,来观察教育问题。
在胡乔木同志指点下,我们对教育性质和功能进行了全面的研究。认为教育有经济功能,有政治功能,有文化功能,有全面育人的功能等等,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在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对教育有不同的要求。
在全面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教育的性质与功能作出了以下概括:教育要把人类从事改造自然斗争所取得的经验和知识集中起来,传授下去,认识和掌握自然发展规律,发展生产,促进社会经济建设;教育要把人类从事改造社会斗争所取得的经验和知识,集中起来,传授下去,掌握社会发展规律,不断促进社会进步;教育要把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中改造主观世界所取得的经验和知识集中起来,传授下去,提高人认识事物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要在总结生产斗争、社会斗争实践经验基础上,进行科学试验和科学研究,不断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提高人的自觉性,去掉盲目性,达到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在胡乔木同志的启迪下,对教育的性质和功能得出全面的科学的认识,对纠正“左”的错误、防止右的错误、制定正确的教育路线、教育方针和政策具有重大意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