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创造辉煌人生──记维吾尔族第一位空军女中校尔孜古丽·阿优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23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创造辉煌人生
──记维吾尔族第一位空军女中校尔孜古丽·阿优夫
祝谦肖璞刘发忠董遂宽
尔孜古丽·阿优夫超越了自我,打破了性别与民族界线,从我国第一位优秀的维吾尔族女伞兵,到我军第一位出色的维吾尔族女政治处主任,始终以自强自立的奋斗精神和一流的工作成绩,向世人展示了一位中国女性的时代风采。
跳伞1988次,荣获10枚奖牌,4次打破全国纪录,邓小平亲自为她颁奖,记载了她作为中国第一位维吾尔族女伞兵的光荣历史。
1972年,中国的“乒乓外交”打破了中美关系的冰河,体育成了外交领域里的“桥梁”。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批示恢复组建“八一”跳伞队,并要求吸收一批少数民族跳伞队员,担负国际国内比赛及表演的特殊使命。
1973年冬,消息传到边城乌鲁木齐,正在上高中的尔孜古丽高兴地前去报名。在众多的竞争者中,她以品学兼优、体能出众的优势中选。穿上梦寐以求的军装,尔孜古丽兴奋得一夜没睡。带着五彩缤纷的梦,带着亲人们的嘱托,尔孜古丽来到了北京。那年她才17岁。
到“八一”队后,她首先苦练跳伞。按训练计划要求每个队员一天跳平台15次,可她背着教练每天跳30次,有时还跳上百次。时间不够,就利用休息时间。超负荷地训练,使她的脚肿得像馒头,每跳一下都钻心地疼痛。为了不让教练发觉,她咬牙硬挺着,每天装着若无其事。细心的教练还是发现了她的“秘密”,命令她停止训练。尔孜古丽急得哭了。望着这个倔强的维吾尔族姑娘,教练心疼地摇了摇头。
按规定107小时的地面动作,她提前40小时完成,终于实现了期盼已久的“飞天之梦”。首次跳伞成功那天,尔孜古丽禁不住热泪盈眶。全队36名女队员中,她率先成为地上、水下、空中三大竞赛项目的全能队员,并成为代表“八一”队和中国队到国外参加比赛、表演的主力队员。
在1979年第四届全国运动会上,尔孜古丽拖着受伤的腿两破全国跳伞纪录。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邓小平亲自为这位优秀的女兵颁奖,并握着她的手说:“你不仅是维吾尔族女同志的骄傲,更是全国妇女同志的骄傲!”
7年的跳伞生涯中,尔孜古丽到过加拿大、法国、意大利、原苏联等10多个国家和国内各个省份,多次代表国家队参加各类比赛,获金、银、铜牌10枚,4次打破全国纪录。尔孜古丽用心血和汗水为祖国争得了荣誉,也实现了她做一流伞兵的誓言。
她放弃了鲜花和掌声,告别了昔日的辉煌,选择了塑造人的工作作为自己的事业。抱着这个坚定的信念,她拚命学习,两进政治学院深造,以80门功课门门90分以上的成绩,向世人宣布她不仅是一流的伞兵,更有做一流政治工作者的决心。
1980年,尔孜古丽来到空军乌鲁木齐医院,做了一名普普通通的政工干部,开始了新的人生旅程。
1981年,在组织的关怀下,她告别热恋中的男友,来到上海空军政治学院学习。临行,她对男友说:“请你支持我,一年内,我们互不通信。”两年苦读,尔孜古丽以32门功课,门门90分以上的成绩被学院评为优等生,获提前晋级奖励。
1985年,尔孜古丽再次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空军政治学院深造。除了主修课,选修课她也门门都上,连节假日都很少到繁华的街上逛逛。同学们都叫她“拚命三郎”。两年后,她又以48门功课全部优秀的成绩被评为优等生,并被上海市妇联评为“三八”红旗手。
当主任6年,政治处年年先进;做政治思想工作,探索出了新途径;为军民民族团结搭起“连心桥”。为此,被军队评为“优秀政工干部”、“精神文明标兵”,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受到江泽民总书记和李鹏总理接见。
尔孜古丽认为,政治思想工作重要的一条是关心人。关心人有两大好处:一是帮人渡过难关,二是获得政治思想工作的主动权。两者又互为因果,促进大局的稳定。在尔孜古丽的倡导下,政治处说不清给多少人办了好事:从知识分子的职称评定,先进人物的宣传,家属工作的安排,到子女的入托、上学、就业,直至家庭矛盾的调节,政治处都统统包揽。对此,医务人员没有了后顾之忧,专心搞业务。
新疆是个多民族地区,特殊的环境给思想政治工作以特殊的使命。尔孜古丽自己编制了两盘《新疆风土人情》和《新疆少数民族概况和发展》的录像带,专门为新到医院工作的医生、护士们放映。在来院诊断和住院治疗的患者中,很大一部分是来自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病人,尔孜古丽尽其所能为他们提供帮助,并及时解决一些纠纷。
她先后调解纠纷10多起,维护了民族团结和稳定。1994年9月,在全国民族团结表彰会上,国家民委主任司马义·艾买提握着她的手说:“尔孜古丽,你了不起呀!”(附图片)
昔日的风采——空中伞花张炳发摄
胸前的军功章,记录着她昨天与今天的辉煌。冯颖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