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大院情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23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大院情浓
刘立亭
有个教师团结大院
一棵粗壮笔直的杨树,被扫得露了地皮儿的黑土地,漆过不久的天蓝色门窗,在红砖墙的映衬下,使得这个不大的院落显得格外整洁、恬静。
这个被称做天桥教师团结大院的居民院是辽宁省本溪市留下的为数不多的居民楼院中的一个。它是60年代初,由一所小学的教室改建的教师居民院。别看这个四合院不大,却居住着汉、回、朝鲜三个不同民族的13户居民。
教师团结大院的邻里相处得和睦融洽是久有耳闻的。但是这个大院的“怪”现象却令人费解——许多户居民做饭菜时把门窗关得很紧,即使三伏天也不例外。难道是做好吃的怕人家讨要不成?新年刚过,我踏着北方结实的冻土来到了这里,见到了大院的组长金凤霞大娘。
金大娘年过古稀,可精神矍铄,很健谈。她解释说,大院里的民族成份虽多,却特别尊重别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在我们院里有3户是回族居民,其它民族的居民做饭时都自觉地不把油烟放到大院里,不让回族同胞感觉到丝毫气味。
的确,在团结大院里,各民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已成为一种风气。
团结大院的故事
老住户马春珍大娘怎能忘记,那一年,马大娘老伴杨永勤老师病故。按照回族习俗需沐浴净身后方可安葬。可时值盛夏,天气炎热,怎么办?马大娘正着急发愁时,大院里的杨充召老师傅张罗联系的冰块到了。这位汉族老人虽然刚经历第二次大手术,但他仍然坚持要帮助大家把一筐筐冰块抬到马大娘家里。马大娘每每回忆起这事儿,总是万分感谢杨师傅和大院里的邻里。
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去年的一个深夜,刘洪茂老师不幸病故,当时只有老伴在家。邻居们闻讯纷纷前来帮助料理。金凤霞大娘还将为自己百年后准备的100尺白布拿出应急。这个回族大娘吩咐儿媳按汉族的习惯连夜蒸些寿桃馒头送去,并帮助招待前去吊唁的回族同胞。
红、白喜事在大院里经历了几回了。大院里的人们互相帮助待客、亲如一家,关系甚是融洽。
在大院里,小徐一家算是新居民了。小徐觉得工作累,经常旷工。妻子埋愿丈夫不能吃苦,因此,小俩口常常闹意见。大院里的大娘、大爷、邻居们经常到小徐家调解、谈心。时间久了,小徐理解了大家的一片诚意,努力改掉了毛病。从此,小两口过着和和美美的日子。
提起大院的下一代,金大娘、马大娘竞相掰手指数着:“丑老师家的儿子读第二军医大学;他婶家的侄女是学制图的,现在才30岁就当工程师了;还有大连海运学院的,好像出国了……”她们一口气数出了9个大学生,临了又添上3个中专生。的确,大院里父辈们多是从事教育的老前辈,儿孙们自然也往书本上努力,也因此,大院成立30多年来,没有出现一个违法乱纪的人,没发生一起违法乱纪的事。不信你看,花草繁盛的大院里,6岁的娃娃看花赏草时都知道要背着手瞧;秋天将尽,大院里的那盆葡萄,虽早已熟透,却颗粒未少。
姚家小铁子小时候种的那棵小杨树已经成材了,小院的住户也有了几次的变更。无论住户怎样地搬进搬出,这个院仍然保留着那种浓浓的情意。大院里的居民们无论新、老,仍然沿用“恪守”着做饭菜关门窗的不成文的规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