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牧区发展:不容忽视草场资源的生态保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24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走向共同富裕笔谈

  牧区发展:不容忽视草场资源的生态保护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马戎
编者按:《走向共同富裕笔谈》征文从今天起和读者见面了。这是本报为民族地区发展、繁荣献计献策开设的一个小窗口。我们欢迎从事民族工作的各级领导,关注民族地区发展的专家学者、有实践经验的民族工作者,热忱赐稿,结合自身或本地区的实践,介绍民族地区发展和建设中的成功经验、体会及计策。文章要求主题集中,以实论虚,语言生动,每篇字数限在1500字以内。
我国有各类草地资源60亿亩,其中可利用的为43亿亩。但几十年来,由于人口增长和农业开垦等因素,我国的草原面积已在不断缩小,同时,载畜量超负荷引起草场严重退化甚至大面积沙漠化。据统计,我国的沙漠化土地每年正以1560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展,这已成为我国一个严重的生态问题。
草原的生态环境能否得到保护,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一些以草原畜牧业为传统经济生产方式的少数民族群众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条件,对中原汉族农业地区的气候(风沙、降雨)和生产也有重大影响。
自80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各地牧区逐步推行了家庭承包制。那么各地不同的承包方法,对畜牧业生产和草原生态造成了怎样不同的影响?根据我们实地调查,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情况:
(一)纯牧区把牧场完全分配到牧户,牧民在草原基本建设方面积极投资出力,草场得以改善,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牧民收入增加,当地生态系统形成良性循环。东乌珠穆沁旗是内蒙古最好的草原之一。笔者当年插队的沙麦公社呼尔其格嘎查(大队)除少量沙窝子外均为草甸草原类牧场。全大队的草场分为放牧场、冬营盘和打草场三部分。放牧场邻近水源,为春、夏、秋三季使用,冬营盘无水源,人畜靠雪取水。1983年把放牧场完全分配到户,各户的冬营盘地点也依其与放牧场的距离而确定下来。只有打草场仍为全嘎查公有,秋季各户需要多少草,与旗里的打草专业户签订合同,依照合同从打草场把一定数量的草运到各户的草圈。据笔者1992、1993年两次调查,各牧户在分到的牧场内建造住房、畜棚、草圈以改善接羔条件,打井以开发缺水草场,特别是普遍建立了围栏(草库仑),实行轮牧,这些措施明显改善了草场植被,并使绵延数十里的沙窝子也基本上为灌木和牧草覆盖。该嘎查因此成为全自治区的治沙典型。
(二)内蒙古翁牛特旗的三爷府村是一个半农半牧区,占地约1万亩,其中草场1000亩。1981年实行家庭承包制,耕地和打草场分配到户,但放牧场仍为全村公有。各户的羊合成大群,统一雇人放牧。由于畜产品涨价,各户纷纷买羊增加牲畜头数。以翁牛特旗草场状况计算,合理载畜量为每10亩承载一个羊单位。三爷府村草场质量不太好,牲畜总数折合成羊单位不应超出100只。而1989年笔者去调查时,全村有21匹马、30头牛、112只山羊和652只绵羊,共折合1010羊单位,超出合理载畜量的9倍。由于该村的放牧场仅有400亩,只好长期把羊放到植被很差的荒坡和碱滩上,这样就造成荒坡、碱滩的有限植被急剧消失,畜牧业也随之急剧萎缩,1993年全村剩下不到200只羊,实际上已成为纯农区。
在实行承包制时如保持放牧场的公有性质,势必使农牧民盲目增加其牲畜数量以尽可能地从“公有资源”中获利,其结果是畜牧业在承包制后虽获得短暂繁荣但最终因生态的破坏而凋零。
第三种情况是新疆的北疆地区。这里过去一直采用冬夏草场季节轮换的放牧方式,冬季在荒漠草场放牧,夏季移向天山山地林下草场和高山亚高山草甸地区。这样两地草场都有半年的非牧时期,保障了植被恢复和生长的时间。现在由于天山山区人口增多、居民点增多,新近形成了许多乡村行政单位,这些乡、村将山区分割成一户户的居民自留牧场。由于山下牧民被禁止上山放牧,放牧活动无论冬夏都集中在荒漠草原上,结果是荒漠草场急剧退化。上述情况是由于在承包制中缺乏统筹安排,使一部分牧民失去传统季节牧场,导致其余牧场超载退化,破坏了草原生态系统。
作为自然资源的草原面积是有限的。如何因地制宜,统筹安排,利用家庭承包制这一体制转变的契机,从长远的生态环境效益出发,从畜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出发,找到适合于本地情况的具体承包形式,并根据《草原法》制定出相应的草原管理政策和畜牧业管理政策,是牧区走上良性发展轨道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各地政府和科研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