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7阅读
  • 0回复

种田人的新“大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25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故乡风土故乡人

  种田人的新“大件”
武汉大学新闻系九二级赵稳波
寒假回家的第二天,我到镇子的集市上去办年货。走在路上,我忽然发觉离乡一年之后重新走在这条乡间大道上,耳边已不再单单是丁零不断的车铃声了,身边频频驶过的是机动三轮车、手扶拖拉机和摩托车。
“嘟嘟——”随着一阵喇叭声,一辆“巨力”牌三轮车“吱”地在我身边停住。
“上车吧,大学生。”开车的赵大叔得意地向我招手。
“大叔,外出打工赚大钱啦?”我在三轮车上同赵大叔攀谈起来。
“不是打工,是种地呀!”赵大叔说,“我种了两亩花生,4亩小麦,4亩玉米,一年下来卖了500公斤花生,1000公斤小麦,1000多公斤玉米,又卖了4头肥猪,再加上1头小牛,一共是一万三四千块钱。我盘算着,新房盖起来了,孩子也还小,人家都买这三轮车,咱也买辆,往地里送粪肥,往家里搬庄稼,又快又省劲儿……”
“这么说,你前两年丢下责任田到烟台打工吃亏了?”我还没忘记他那片长满野草的庄稼地。
“吃亏?别看咱没念几年书,干啥来钱咱心里有数!现在花生单价两块四,小麦玉米涨到七八毛钱,猪肉卖到十一二块一公斤!前些年有这个价儿吗?就是前年,咱这儿的花生最高价格半公斤才一块五,猪肉每公斤三块四……再说,现在谁还敢乱收税、乱集资?”
在镇子里的市场上,我发现一年前还照例停放手推车的地方,如今一字排开停放着几十辆“巨力”牌三轮车。如果不是看到车斗里没卸完的鲜菜以及箱箱袋袋的日用百货,我还以为这里是“巨力”车的销售点呢。
我的目光又落在赵大叔的“巨力”车上。这是我的故乡赵家庄1994年里新增的第23辆三轮车。这个百十来户的普通村庄,从看到第一台黑白电视到拥有二十几台彩电大约经历了七八年时间,而23辆三轮车涌进赵家庄却完全是一年之中的事情。是什么力量在短短一年之内使这么多的三轮车进入了小山村?我记起赵大叔在车上说过的一句话:“国家兴旺不能少了粮食,国家政策鼓励咱庄稼人好好种粮食,咱就使劲干,保证不会吃亏。”
这也许是小山村的“巨力”之源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