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美“鼹鼠”曝光法兰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24
第6版(国际)
专栏:法国通讯

  美“鼹鼠”曝光法兰西
本报记者杨汝生
据22日下午出版的《世界报》报道,18日,法国内政部长帕卡将一份绝密文件送到爱丽舍宫密特朗总统的办公室里,这位部长禀报总统,他已于1月26日和2月3日两次召见美国大使帕梅拉·哈里曼女士,要求华盛顿将因涉嫌窃取法国情报的5名美国公民召回国内。22日下午,美国大使又被召到马提翁大厦,巴拉迪尔总理重申了法国的这一立场。总理府人士还说,法美关系“没有危机”。帕梅拉·哈里曼女士则说,诸如此类事情过去从未公开过,她对《世界报》的披露感到吃惊。
根据现已公布的材料,涉嫌的5个人全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官员。帕卡在给总统的信中写道:“经过法国本土警戒局(反间谍组织)长期而周密的侦探,确实证明美国情报机构通过法国高级官员进行了非法活动。”
美国“鼹鼠”早在1992年便被法国反间谍机构盯上,一些法国高官还佯装被他们拉下水,暗中与之配合,从而取得大量物证,诸如接头照片、旅馆登记簿签字、所提问题的打字稿、用假身份证办的信用卡支付的单据,以及付给法国“合作者”的500法郎大面值钞票的号码等。法内政部公布的材料表明,美国间谍搜集情报的重点已明显向经贸转移,他们颇感兴趣的是尖端技术、武器制造、航天航空、生物工程、新型材料和物理、化学研究的新成果等。他们对法国经贸大政方针、特别是有关视听和电信方面的政策尤为重视。他们所使用的办法既有公开的,也有秘密的。他们“主攻”的对象是那些行政管理干部、政要身边人士以及政府各部的办公厅人员。
法国对美国间谍活动的指控主要针对三件事:第一桩是自1992年起,中央情报局一名女间谍“收买”了一名当时任法国行政法院委员并在后来的右翼总理府当过一段技术顾问的官员,此人被她7次引见来自布鲁塞尔的中央情报局军官,要求向他提供有关1993年关贸总协定谈判的详细材料,其中包括法国在这一谈判中所持的立场,以及爱丽舍宫和马提翁大厦在此问题上的分歧等。第二桩是美国间谍企图收买前交通部长卡里尼翁的技术顾问,窃取有关“电缆、卫星和生产”情况的情报。第三桩是涉及法国电话电信局的一名技术人员,美国间谍曾向他了解该局的组织机构和国际网络,并以重金相许。
这一事件再次表明,冷战结束以后,国与国之间、尤其是西方工业大国之间的关系已经转向科学技术的竞争和经济实力的较量。为达此目的,甚至不惜利用间谍特务手段,在这方面,没有什么友谊可言。法美之间在关贸协定谈判期间就为农产品问题发生过激烈争吵,在视听产品上的分歧,远不是纯文化问题,归根结底也是涉及到经济利益。
法美之间的“间谍战”并非始自今日。法国情报部门也曾千方百计窃取美国的有关情报。80年代,法国情报人员就曾打进波音飞机公司和贝尔直升机公司的最高层,这一事件在1989年被美国警方侦破,经过3年的秘密谈判,最后以法国有关人员撤离美国结束。
对这一事件,大洋彼岸的反应开始时比较谨慎,批评法国处理此事的方式有悖协约国之间私下解决敏感问题的常例。然而,美国务院在稍后发表的一项简短声明则提高了调门,说法国的指责是“没有根据”的,并说法国当前正值大选高潮,暗示法政府有借此转移国内视线的企图。华盛顿下一步将作何反应,人们正拭目以待。
(本报巴黎2月23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