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8阅读
  • 0回复

疏通文化河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26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疏通文化河道
朽木
二月十二日,对于春节后的北京读书人,大概算得上又一喜庆日子。是日,北京前门大街的黄金地段,一家新的专卖店开张。这家专卖店,经营的既非美丽诱人的时装,亦非金光熠熠的珠宝,也不是香气四溢的美食。从这店里飘溢出来的,是浓浓的书香。这家由中国书店策划并掌管的专卖店,专卖北京读书人常常求之难得的沪版书。据中央电视台等主要传媒介绍,这是首都第一家地方图书专营店,也是最大的上海图书专卖店。它向社会各界读者展示最新、最全的沪版图书,提供零售、批发等服务。果如此,乃北京文化人之大幸。
图书是什么?在现代文明社会,它与报纸杂志以及音像制品等媒体一样,既具有收藏价值,更是一条传播思想和知识的文化河流。——当然,这里指的都是优秀读物。好书,自会起到正人心、清风俗、长知识、养精神等作用。正因如此,它们才被人们视为同粮食、空气与水一样的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好书诱人、招人、迷人,但往往好书又不易得。这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总之,这已成为读书人的一个遗憾。尤其是跨地区的图书,发行量不大的好书,读者常常有“踏破铁鞋无觅处”的慨叹。比如沪版书之于北京人,京版书之于陕西人,甚至地理位置相近的苏版之于浙江、浙版之于江苏等等,都有这一问题。图书本性属“爱动”的东西,成了一潭死水,流动、传播、交流便不能顺畅。因此,这条文化河道需要疏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图书发行取得不少成绩。比如,主渠道的改革,二渠道的健康力量的崛起;书市、书展、图书订货会展销会,等等,为新时期的图书发行作出了贡献。但是,差距仍然存在。那么,沪版书店的诞生,就格外值得重视。可以说,它会给北京人送来源源不断的文化活水。
不错,办图书专卖店,只是催动文化活水的一个“疏通”之举。但是,这是一个好的思路。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精神成果重在流传,文化应当是一条生生不息的大河。大河已开始贯通京沪,我们期望有更多的这样穿省跨市的河道出现,有更多这样的清澈活水流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