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1阅读
  • 0回复

世界农业社会化服务趋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27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

  世界农业社会化服务趋势
吴天锡
编者按:农业是基础产业,其发展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但农业的自身效益低、市场风险大、自然风险多,这使农业的发展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世界各国的国情不同,发展农业的途径也各不相同。但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发展农业,国家对农业实行宏观调控和高度保护,依靠科技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建立农业产、供、销一条龙系统和各级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则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共同趋势。
目前我国农村正在深化改革,农业正更有效地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传统农业正向现代化农业转轨。我们将陆续发表介绍国外农业的报道和文章,希望有助于读者了解和借鉴。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分工日益细致的时代,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活动先后从传统农业经营中分离出来;接着,种子、农具、肥料和饲料等生产环节,也逐步形成新的专门行业。为了适应这种不断变化的形势,把社会上有关的各项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并努力克服小生产同大市场之间日益加深的矛盾,一些有关生产、加工、销售直到生活方面的农业服务体系应运而生,并走向综合发展。由此可见,社会化服务是当代农业发展的共同趋向。
80年代中期,就业于美国农业服务体系的人数就已达2010万人,比当时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劳动人数要多5倍以上。在澳大利亚的农牧业经营中,现在90%的产前活动和95%的产后活动,都已实现了服务社会化。西欧的农业合作社承担了大部分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其农牧产品销售总额一般占各国农牧产品销售总额的50%以上,某些产品则占80%以上(如水果、蔬菜等)。日本全国490万农民现都已参加了统一的农业服务体系——农业协同组合。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产前、产后服务的农业体系也正在兴起。
各国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事业,服务内容各有侧重。西欧国家早在19世纪中叶,就已比较普遍地办起了各种类型的合作社,随着商品化和专业化的发展,经过专业联合和组织调整,逐渐形成目前主要是以合作社为依托的、地区性或全国性的农业服务体系。美国的私营企业和家庭农场在农村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事业主要是以农用企业为基础,农业合作社和其它农民组织相配合,通过合同或协议等形式,来为农民提供服务。服务内容偏重于产中和产后服务。日本政府从实际情况出发,吸收欧、美农业社会化服务事业的优点,一开始就从基层抓起,逐渐形成并发展“农业协同组合”这一社会经济实体,从事“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技术指导、资料供应、投资信贷、加工运销、信息咨询、保险共济、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等。瑞典依托全国性的农民联盟,除开展社会化生产服务项目以外,还着重在兴建农业基础设施、扶贫、产品加工和供销等方面进行综合服务。
农业社会化服务事业,已为当代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深刻变化:
——通过社会化生产服务手段,把各项现代科学技术措施迅速、准确地推广到千家万户的生产实践中去,有利于提高当地农业生产力的水平;
——对亿万小农经营者来说,不仅可以减轻沉重的体力劳动负担,腾出手来集中搞好管理,增加收入,节约成本,而且可以积累资金,逐步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通过一系列产后服务,缓解了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农产品的销路有了保证。而且按照市场的有效需求来组织生产,既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也有利于逐步克服生产的盲目性。
社会化服务推动了当代农业的发展,也为今后农业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