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7阅读
  • 0回复

正确对待批评 努力改进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2-27
第9版(读者来信)
专栏:编者的话

  正确对待批评 努力改进工作
多年来,本报读者来信版刊登了数以万计的披露各种社会问题、表达读者愿望和呼声的来信、图片及记者根据读者来信提供的线索采写的调查汇报、调查附记等,在反映社情民意、针砭时弊、开展舆论监督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报纸上开展批评,目的在于抑恶扬善,使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方面存在差距的单位、部门知不足而谋改进。实践证明,多数部门和地方各级党政领导对此是理解的、支持的,对披露出来的问题的查办是积极的、有效的。
江西省之所以能够连续几年保持对本报批评100%的回复率,关键在于对待批评的态度正确,即闻过则喜,有错必纠。其经验概括起来不外乎以下几条:首先是领导重视,对一些重点问题,省委书记、省长亲自过问;其次是有一个健全的督查网络,省、地、市、县都有专门的督查机构,工作效率很高;再次是查处认真,省委办公厅督促检查处严格把关,绝不给诿过者以机会。
江西省的做法是对新闻舆论监督工作最具体、最实在的支持,值得其它地方特别是对报纸批评不够重视的地方学习、借鉴。
一个时期以来,有些地方曲解报纸批评的本意,抵制甚至拒绝新闻舆论监督,对报纸反映的当地的问题,采取包、保、拖的态度,应该向报社反馈结果而不反馈,或在报告中弄虚作假、掩盖事实真相、推卸责任,使群众的呼声得不到应有的回应。这种做法于地方工作无益,也有损当地领导机关的形象,必须尽快加以纠正。
自觉接受监督,勇于承认错误,积极想办法改进工作,是各地的党组织、政府机构应该做也必须做的事情。江西省的经验是普遍适用的,愿越来越多的地方也能够这样做并且做得更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