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8阅读
  • 0回复

写在《中华文明之光》开播之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3-02
第4版(要闻)
专栏:

  写在《中华文明之光》开播之前
钟北
沿着中国走出的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全世界开始注意它所折射的文化背景。
处在新旧世纪之交的历史时刻,盼望祖国统一的中华各族儿女益发珍视五千年灿烂文化这一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
每一个中国人都想了解自己的祖先所创造的辉煌文化,借鉴祖先的智慧和经验,创造今天的新生活。然而,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于普通人来说,需要一种明晰精到而又通俗易懂的指点。
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社会需求!
中央电视台与北京大学的同志决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合作拍摄一套系统介绍中华文化的电视节目,希望通过这条有效地沟通学者与普通百姓的渠道,能广泛迅速而又形象生动地向海内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如一位北大教授所形容的那样:“中央电视台用最新的科技,为我们搭了一个讲台,盖了可容上亿人的课堂。”
将于三月六日开播的这套系列节目共一百五十集,每集三十分钟。整个节目将沿着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脉络,上自远古传说,下至辛亥革命,内容涉及哲学、宗教、文学、语言、艺术、历史、考古、天文、地理、科技、民俗、中外文化交流等,可以说,囊括了中国各民族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并加以深入浅出的介绍与评述。也许可以这样形容:创作者们是力图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选取那些今天依然光彩照人的闪光点,再把它们一个个地串联起来,这也就是这套系列节目的总片名《中华文明之光》的寓意所在。为了保证节目严谨可信又形象生动、通俗易懂,每一集都要经过各学科的专家与电视编创人员集体讨论,有的重点和难点选题还要经过反复论证。为了尽可能让观众喜闻乐见,编创人员想了许多办法,采用了各种电视手段来丰富和活跃节目。各摄制组发挥纪录片表现的特长,注重画面构图的优美,镜头组接的流畅,再配上悠扬的音乐,努力使节目能与中国古代文化的韵味合拍。值得一提的是,这套节目不仅有一些著名的专业主持人主持,还有更多的北大的学生和青年教师担任了业余主持人。他们在电视上的表现也许还不很熟练,然而莘莘学子的那种书卷气与担任主讲的教授们颇能相得益彰,使节目意外地染上了一层清新的校园色彩。
当然,这套节目与观众比较熟悉的新闻类和娱乐类的节目不大一样,它试图让观众在欣赏节目的同时接受知识、陶冶情操,以帮助观众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应当说明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世界上的任何一种文化一样,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所以我们今天在电视屏幕上再现古代的文化时,决不是向观众抒发思古之幽情,决不是引导观众向后看,而是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发掘和弘扬那些对今天的中国人仍然有借鉴意义的东西,是要面向当代世界文明发展的潮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