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一部可读的传记佳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3-02
第10版(副刊)
专栏:

  一部可读的传记佳作
曹禺
很早就听说有人在写《孙越崎传》,我一直盼着。上了岁数,许多书想看而看不了,但孙越老的书,我却非读不可,即使看不仔细,也要了解个大概。现在,《孙越崎传》由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管理委员会组织人把它写出来、交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我和孙越老相识于半个多世纪之前,那时正是抗日烽火最烈之时。我是一个30多岁的文化人,孙越老则是肩挑重庆四个煤矿(天府、威远、嘉阳、石雁)与开发玉门油矿(甘肃油矿局)的两个总经理。由于贡献卓越,被人称为“煤、油大王”。我住在重庆,曾经跨过2500公里去遥远的玉门油矿采访过。
那时,孙越老带着一批为发展我国石油工业而献身的人,在“春风不度”之地,在物质奇缺吃穿都不能解决的情况下,迎难而上,顽强拚搏,硬是在荒漠里打出了石油,开发了我国第一个现代化油田,成为国人瞩目的“不夜城”。
抗战胜利以后,孙越老担任河北平津敌伪产业处理局局长,以后又升任资源委员会副委员长、委员长、经济部长等要职,统管国内的工矿业,为抗战胜利后的工业恢复与建设,尤其是东北地区的工业建设,殚精竭虑、八方奔走。以后识大局、明去就、辨是非,毅然率领资源委员会六七十万人护厂护矿,迎接解放,演出了一场丰富多采的“活剧”。
解放后他先是在中财委干了一段时间,以后去了开滦,再以后受到不公正对待,慢慢无闻了。“文化大革命”后,孙越老重回北京,我们住地不远,就又有了来往。
对孙越老,我始终怀有一种崇敬之情。这不仅因为他解放前兴办实业的贡献,更主要是在逆境中顽强不屈的恋业、爱国精神。这种跨世纪的情结,正是我们今天需要大加提倡的。现在《孙越崎传》把这些都写了出来,而且还有我不熟悉的少年、青年时代的情况,我认为这是很有意义的。对于宣传孙越老、宣传其他同志,提倡爱国主义,加快四化建设,都是有益处的。
《孙越崎传》的内容固然值得读,写作也是比较好的。简要说来有这么几点:①人物性格化。古代的一些传记之所以能被后人称道,原因之一在于有人物:喜怒哀乐俱来眼底,声容笑貌皆上心头。我们看一些卓越的史书,如《史记》、《汉书》,无不如此。《孙越崎传》把孙越老的一个多世纪的经历,尤其是前半生办矿,有声有色地记录了下来,写出了他怎样从一个山村少年,成长为一个著名实业家的历程,其中有欢乐、有忧愁,有敢于决断,也有善于应变,如果没有多年的研究和对人物的熟悉,是很难做到的。②写故事。现在的一些传记之所以缺乏感染力,在于其中一些只是干巴巴的叙述。《孙越崎传》不是这样,它主要通过故事,把孙越老的一生贯穿起来,类似小说,读来毫不费力,兴味盎然。这大抵也是从古人传记中汲取了营养。③语言简练。《孙越崎传》是建立在顺畅基础上的简练,尽可能删去可有可无的字、句、段,使之突出中心,围绕主题。
此外《孙越崎传》在结构等方面亦有特点,这留待读者自己去体味、思考了。
总之,我认为《孙越崎传》是一部可读的传记佳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