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读一点“二战”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3-04
第12版(周末)
专栏:逛书市

  读一点“二战”史
袁晞
今年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不少出版社把有关这场战争的书籍列为重点选题。新年伊始,各种“二战”的历史著作、小说演义、纪实文学、人物传记等摆满了书店的柜台和街头巷尾的小书摊儿。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纪实丛书”、“二战全景纪实”、“二战精品书系”等等,从欧洲西部战场、东部战场到太平洋战场,从战前的慕尼黑事件到战后的东京审判,图书的内容可谓应有尽有,包罗万象。
这些图书的出版和广为发行对普及大众的历史知识大有好处,尤其对因“文革”等原因未能受正规教育的中青年和忽视历史学科的青少年有好处。记得钱穆先生说过“历史知识,随时变迁,应与当身现代种种问题,有亲切之联络。历史知识,贵能鉴古而知今。”的确,不知当年抗日军民的浴血奋战,就不知今天的民族独立解放来之不易;不知奥斯威辛的恐怖,就不知制止法西斯主义复活的重要;不知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就不会奋力于祖国的现代化;不知数千万人失去生命的不幸,就不知珍惜世界和平在这场战争结束已半个世纪、世界又发生了许多变化的今天,重温这段历史,更有特殊的意义。
细读这些出版物,发现不少有粗糙之嫌,有的编写草率,有的编译照抄,与一些外国学者、作家的“二战”著作,如利德尔·哈特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威廉·夏伊勒的《第三帝国的兴亡》、约翰·托兰的《日本帝国的衰亡》等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虽然他们的历史观与我们不同,但他们对战争全局的把握、细节之生动、文字之准确都为我们所不及,他们治学为文的严谨态度更值得学习。董乐山等诸先生中译本之精良,如今大多数译作也不能比。万望编辑出版者能有改进。
尽管有这样那样不足,历史书籍的大量出版还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情,我觉得读一点“二战”史,读一点历史书,比看言情武侠有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