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阅读
  • 0回复

形式美及其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3-04
第10版(美术)
专栏:艺坛纵横

  形式美及其他
吴国亭
在一幅作品前,首先看到的是构图、笔墨、色彩及其综合风格体貌。这些外在形式直接激起观赏者的审美感受,因此常常成为人们衡量作品成败高下的尺度。如果仅有好的内容而无好的形式,作品就缺少感染力。
绘画是表现形式美的一种艺术。
艺术形式体现着作者的个性、学识和审美情趣,在一定的艺术观念支配下长年磨砺而成,因此必然有其历史的延续性和时代的制约性。说到底,艺术形式不是承袭先人的,便是汲取当代的,要么借鉴外来的,或者兼而有之,不可能凭空臆造。画家进行创作,自觉或不自觉地涵泳在民族的、地域的和时代的各种社会条件的规范之中。而与画家同时代的广大观赏者的审美取向,则直接影响画家的风格甚至决定着艺术形式的兴衰。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摆脱的“生态环境”。
怎样使自己的作品赢得读者的理解和喜爱?这是有社会责任感的画家经常碰到的问题。
然而,一部分人比较守旧。他们仰仗先师的成就和威望,随后袭故蹈常,在画室里从临摹到临摹,不去写生,也不善写生;张口闭口以某派某家为宗,久而久之,前人的艺术经验到了他们手里,变成刻板呆滞的程式。
最近几年,一些青年画家热衷于到故纸堆中去讨生活,往老庄哲学找灵感,于士大夫作品中寻情趣,以“回归”为时髦,把古人的东西变得稚拙一些,贴上“新文人画”标签去兜售。另一部分具有扎实绘画基础的画家,有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和广博的学识,他们善于旁收远揽,融冶中西,着力于在传统基础上创造适合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蒋兆和的传统勾线与西洋体面的浑溶,叶浅予的铁线勾勒与明丽的色彩统一,黄胄的西画速写用线与中国笔墨的结合,方增先的人物造型和书法风致的谐和……尽管画种不同,风格迥异,但都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造、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审美观念诚然没有统一标准,见仁见智,各有所得。然而生活中,无论各人出身、经历、性格、学养、职业等差别,只要属于同一个时代,同一个民族,便会具有大体相似的文化背景,生活背景,意识形态和心理活动,故而他们的审美感受也是接近的或比较接近的,对于妍媸,大体上有着相同的看法。积淀于一个民族心理当中的思维方式(知),抒情方式(情)和行为方式(意),决定着艺术作品的价值取向。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讴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促使人们振奋精神,陶冶情操,美化生活,是艺术家们的责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