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北京民居:城市文化的变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3-06
第11版(文化)
专栏:文化百态

  北京民居:城市文化的变迁
四合院的建筑样式凝聚了传统社会严
整刻板的生活秩序和相应的人情慰藉
四合院是北京典型的传统民居样式,也是华北民居的基本样式。它通常被视为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传统生活和农业经济的产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建筑象征。标准的四合院一般都坐北朝南,四周建房,合围出一个院落。众多的院落和围墙筑成胡同和街坊;而城墙围起的都城,就好像是一个放大的院落,构筑了中国人家国同构的观念。
有人认为四合院从布局上模拟了人们牵儿携女的家庭序列,也体现了与自然环境的充分和谐,人们在院内即可鲜明地感受时序季节的变化。但是,作为民居,它的私密性较差,各住户之间的情况几乎是公开的,这倒是比较符合父权家长制的家庭生活需要的。它所造成的相对封闭而人际关系复杂的环境,形成了中国人家庭本位和情境中心的生活态度。围绕着四合院和胡同,发育出了老北京人趣味盎然的京味文化。
北京现存的四合院,大多是具有几百年历史的古旧房。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原本为一家一户的生活而设计的四合院,大多已经变成多户人家共居的院落,四合院逐渐变成了“大杂院”。拥挤的生存空间、频繁的磨擦和冲撞,使温良谦让的老北京人的日常生活也变得不再那么温情脉脉。作为旧城改造的尝试,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为菊儿胡同改建设计的新式四合院出现了。
新城区的大院集工作场所与生活空间于一体,俨然功能齐全的小社会
据统计,目前的北京城市人口中,建国后进入北京的新北京人及其后代约占3/4,主要居住在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四个老城区之外的新城区,如海淀区、朝阳区等,他们主要的生活空间不是四合院而是大院。
北京的大院分为两类,一是国家和政府部门的各机关大院;二是教科文卫机构和单位的大院,如大学、研究所、艺术团体、医院等等。
院内通常设有礼堂、操场、浴室、游泳池、商店、学校、医院、派出所等,职工的各种生活需要都可在院内得到解决。几乎各大城市都有这样的大院,包括部队机关,以及远离城市的大型企业。但像北京这样,由众多的大院连成大片区域,构成一种显著的、稳定的社区类型,也许是独一无二的。
大院同样有其相应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大院从城市的公共生活中疏离出来,人们过着与城市社会很少关联的“内部生活”。和四合院各种身份职业的居民杂处不同,大院居民主要是本单位职工,他们在大院里的聚居大致是按资历、级别等分布的。工作空间和私人生活空间的重叠,既为工作关系增添了许多人事和感情因素,使单位的亲属化倾向更为显著;又为生活空间增添了许多工作关系,使同事关系转化为邻里关系。因而,邻里之间往往也以职务相称。由于与胡同和四合院中老北京人的生活相脱离,来自五湖四海的大院居民并不遵循老北京的习俗礼仪,甚至在最重要的婚俗上,也没有形成共同认可的习俗,而各行其是。
北京建设现代城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打破条块分割、部门所有制的“院落主义”,拆掉围墙,建设社会化的城市公共服务系统,发展一体化的公民文化和市民文化,即具有现代意义的城市文化。大院正在脱胎换骨,进入城市社会,大院生活也日益多姿多彩,融入了时尚和潮流。
拔地而起的高层民居建筑,改变着北京传统的城市景观和生活方式
那种由频密的人际交往而产生的浓厚的人情味逐渐被独门独户的单元居室和防盗门所阻隔;见缝插针式的建设方式,则不利于城市的统一规划和功能协调。于是,一种更为现代的居民小区应运而生了。
80年代以来,从团结湖、劲松小区的建设开始,北京陆续建成了一批高质量的居民小区,如方庄、稻香园、双榆树、恩济里小区等等。这是一种按照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理论规划设计的城市人工环境。这些小区不仅在建筑风格上有所追求,形成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富于变化的建筑景观,具有一定的审美功能;而且重视实用功能的合理性。在一些规模较大的小区,建有配套的商业网点等;同时,考虑到了环境质量,开辟有相应的绿地和活动场所。
事实上,这是一种经过严整规划、功能齐全的新型社区,是现代城市的一个有机单元。作为民居建筑,它解决了民居的私密性和满足人际交往的公共性的矛盾,即在独门独户的家居之外,为居民提供交流和交往的公共空间。这是符合将人际交往由主要在家中转移至公共场所的现代生活方式需要的。
作为一个正在走向现代化的文化古都,北京的城市建设和民居建设也处在新旧杂陈、亦新亦旧的转型之中。它记录了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变迁,并提醒我们以更大的智慧和创造性,保护和建设好我们的家园。(附图片)
左上图:菊儿胡同。上图:北三环路边的居民楼。方云伟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