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国有企业:改革求发展发展促改革经贸委劳动部负责人答记者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3-08
第2版(两会专页)
专栏:

  国有企业:改革求发展发展促改革
经贸委劳动部负责人答记者问
●时间:三月七日
●地点:北京国际饭店“两会”新闻中心
●被采访人:王忠禹、李伯勇
国有企业的状况如何,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经贸委、劳动部负责人就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针对国有企业的亏损问题,王忠禹(国家经贸委主任)说,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国有企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原因,国有企业效益低下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我们在看到问题一面的同时,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国有企业的整体效益有所提高。一九九四年底与一九九四年一季度相比,国有企业的亏损面下降了十五点三个百分点,亏损额下降了七十一点八个百分点。同时,他认为,用亏损面来衡量国有企业的整体情况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这种统计口径是用企业个数来计算的,没分企业的规模。实际在亏损的企业中,有相当数量是中小企业。对国有企业亏损的原因,王忠禹说,有体制问题,有产品结构问题,还有历史形成的包袱、债务过重以及内部管理不善等问题。解决的办法是,深化改革、转换机制、调整结构、强化管理。从目前看,企业管理不善是部分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所以,今年我们要狠抓企业内部管理。
对明晰企业产权问题,王忠禹说,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这个决定中,不仅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而且阐述了要做哪些基础性工作。国务院今年确定,在一百家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其中就有明晰产权方面的内容。由于产权问题涉及许多方面,所以,目前还不能在面上推开,今年主要是在试点企业中进行。
对造成国有企业间相互拖欠的原因,王忠禹认为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资金不到位;产品不适销对路;企业自有流动资金不足;企业信誉观念不强。
一位外国记者问到,外国公司大量进入中国投资,中国政府在未来会不会对其在中国的活动进行限制?王忠禹说,引进外资是我们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外商不仅带来了资金,而且带来了技术、管理、信息,对我们国有企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中国政府一向鼓励并引导外商来投资,不会限制,更不会扼制。至于某些合资企业存在的问题,通过协商会得到满意解决的。
对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问题,李伯勇(劳动部部长)说,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等,我们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办法,这是在总结了许多国家经验基础上独创的一个新途径。我们正在进行试点。国有企业破产后会不会导致大量失业?李伯勇说,对破产企业的职工安排,劳动部以及有关部门有充分准备。今年,我们要把城镇失业率力争压到百分之三以下,重要的是扩大就业岗位。全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约有一亿多,一九九四年农村劳动力流动达二千五百万人次,其中存在着盲目、无序流动的问题。目前,国家计委等部门正在共同进行农村劳动力深度开发的试点工作,尽可能使农村劳动力就地消化。这个试点已初见成效,准备推广。
  (本报记者王清宪李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