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一手抓科研攻关一手抓成果转化中国农科院成果迭出效益显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3-08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一手抓科研攻关一手抓成果转化
中国农科院成果迭出效益显著
本报讯记者蒋建科报道:中国农科院在瞄准世界农业前沿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的同时,组织一大批科技人员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为推动我国粮棉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全院去年共获各类科技成果52项,创经济效益150多亿元。
中国农科院拥有37个研究所,遍布全国14个省、市。近几年来,该院坚持一手抓科研攻关,一手抓成果转化。1994年,全院共承担各级各类研究项目多达1063个,其中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计划的子专题343个、国家“863”计划项目2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1个,以及总理基金项目25个。由棉花所育成的棉花新品种“中棉17号”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冀、鲁、豫等地推广累计1000多万亩,品质达到美国优质棉水平。蔬菜花卉所培育的优质、抗病、丰产甜椒新品种“中椒4号”、“中椒5号”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适于南方种植,是南菜北运的主要品种。作物所选育的冬麦新品种“中麦2号”抗白粉病,适于华北地区种植,到1993年已累计推广583万亩。水稻所在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上取得重大突破,为水稻超高产育种创出了一条新路子,如育成的超高产杂优品种“协优413”一季亩产600—650公斤以上,增产潜力巨大。生物技术中心、棉花所等单位成功地将杀虫基因导入棉花主栽品种获得成功,为解决棉花害虫问题找到一条途径。作物所太谷核不育小麦协作攻关取得较大进展,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小麦育种理论与技术,而且育成一批突破性品种。该所还在优质蛋白玉米育种和超高产玉米育种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如“中单3850”集硬胚乳与高赖氨酸含量于一体,被诺贝尔奖获得者布劳格博士誉为“当今世界领先的重大贡献”。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成功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细胞苗”首次在国内外提出用病毒蚀斑单位作为免疫剂量的指标,免疫效果优于某些国内外同类疫苗。
新任院长吕飞杰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农科院工作会上强调,农业是今年全国经济工作的3个重点之一,国务院、农业部明确提出要在本世纪内实现“增产500亿公斤粮食,1000万担棉花,1000万吨肉类,1000万吨水产”的目标。为此,我们应该以农业增产作为确定科研任务与课题的出发点和基本思路,应面向市场,要敢于、善于运用市场的行为来寻找课题、推广成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