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今年流行什么?——’95民族文化开发热点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3-09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今年流行什么?
——’95民族文化开发热点谈
石茂明
民族文化涵盖的内容广博而庞杂。在这里,我们仅分析其中具有市场开发价值或潜力的部分。总的来说,在我国当前加快西部地区开发、缩小与东部差距的形势下,民族文化的市场开发在1993、1994两年来一直处于良好的上升态势。这种趋势将在1995年得到进一步发展。
民族文化旅游或曰风情旅游,无疑是当今被普遍开发的人文资源,它已在许多民族地区有意识、有组织地开展了好几年。这一旅游项目一般是指旅游者亲临民族聚居区、深入村寨或家庭,去观赏和感受民族风俗文化、歌舞、民居建筑以及饮食风味,还可以购买民族用品、装饰品等。民族节日旅游是民族文化旅游的重点内容,其间不仅有比较全面的传统文化展示,而且常常伴随经济贸易活动。1995年民族文化旅游将顺着近两三年来的强劲势头,继续突破。1993年秋季在伦敦举办的旅游资源国际博览会上,中国代表团展示了我国少数民族丰富、神奇的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引起了各国同行和参观者的极大兴趣,其中有些当场决定了来华意向。据分析,西藏将是1995年第一旅游热点,其次是云南。尤以藏族晒佛节与沐浴节、傣族泼水节、苗族花山节和四月八节、彝族火把节、蒙古族那达慕等节日引人注目。
“民族村”是属于民族文化旅游范畴的一个特殊部分。其优点是分布各地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有了一个集中的展示场所和综合开发形式。因此,近年来在深圳、昆明、北京、桂林、青岛等城市陆续划地兴建,在1994年发展到了一个高峰。但由于民族村使一些民族文化因子脱离了它适宜生存的原有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商业味过浓,旅游者难于从中体味到民族文化的自然、古朴和纯真,加之民族成分多、集中人力多,因此投资加大,成本提高,增大了经营难度。因此,民族村的开发经营在1995年及以后两年内总的状态是呈停滞萎缩趋势,效益难以提高。1995年以后可能的转向是:在民族地区开发民族旅游度假村。
民族歌舞是属于民间艺术类的精神文化。在民族风情旅游或民族村中,民族歌舞表演是一种基本形式,甚至是各种民俗活动的载体。当然,民族歌舞完全有条件而事实上也正在独立开发。我国50多个少数民族大都能歌善舞,资源丰富,开发价值高。在已经举办的第四届中国艺术节上,少数民族歌舞艺术风骚独领、享誉颇高。当前民族歌舞艺术的开发,必须改变过去纯文化艺术活动表现形式单一的发展机制,走入市场,多渠道发展。事实上近年已经出现了这方面的良好势头。
民族工艺美术品是具有实用价值的开发项目,如服饰、蜡染、织锦、刺绣、挑花、绘画、雕刻(根、木、竹、骨等)、竹、藤、编织、银饰等等。它们在少数民族生活中大多是生活必需品或装饰品。对它们的开发必须利用其工艺和风格,改造其使用范围,甚至改造部分工序和原料,以适应旅游者和大众社会的需要。布依族、苗族的蜡染工艺服装在1992年、1993年曾经大放异彩,风行一时,但1994年却出现了萎缩局面。1995年,蜡染领域将持续上年的停顿态势,除非其工艺出现重要突破,才有可能赢得一些新的市场。土家族的织锦工艺将随着近两年的上升势头良性发展。藏式骨制、木制品尤其是项链曾在通俗装饰品市场上一显身手,1995年将处退势。1995年看好的民族工艺品有竹木制品,如竹帘、竹木家具、竹木画等,绘画制品如藏族唐卡以及彝族漆器。另外民族刺绣尚有很大开发潜力,一些民族如傣族、维吾尔族、瑶族、哈尼族、佤族等的服饰风格或表现形式,有可能或正在被吸收、融入国内外现代时装设计之中。1995年、1996年这方面将有所拓展。这里我们要指出,民族工艺品基本上是通过旅游业进入市场,几乎没有或很少作为独立的产业部门进入大众消费领域,这既是说明其本身具有很大的挖掘潜力,同时也说明其自身的局限性和经营的高难度。
1995年,民族饮食业是一个欣欣向荣的行业。吃厌了沿海生猛海鲜、过足了四川麻辣刺激瘾、腻味了外国乳奶食品的都市人和旅游者,大多愿意时不时去品尝一下少数民族风味。新疆烤羊肉串早已一炮打响,风靡大江南北。北京“民族饮食一条街”的发展更是一个典型。短短三年时间,北京魏公村两条狭长的小巷发展起40多家各种风味的饭馆、酒家、酒楼,其中维吾尔族、回族、朝鲜族、傣族、苗族、蒙古族等民族风味占了多半,1993年又兴建了民族歌舞美食城,而且民族风味馆生意火爆,大多强过汉民风味馆。同时,在北京市其他地区以及其他大城市,少数民族美食文化的开发也在全方位铺开,其中尤以朝鲜族、傣族、维吾尔族风味为主导。1994年是民族饮食业发展最火爆的一年,但是它尚未达到高潮,相反才刚开始。1995年、1996年将以比较平和、重点开发的方式进入鼎盛时期。这两年将朝三个方向扩展:一是民族美食将推开更多城市的大门;二是民族风味在强调独特风格就餐环境的同时,必须上档次,即进入中高档饮食或饭店领域,这是1995年及以后两三年的必然走势,把握时机者必将得到市场的报偿;三是向袋装食品、方便食品、熟食品市场拓展,这是一个潜在的市场。
民族影视艺术,即以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在1995年以后两三年内将增温变热,其中以近年的电视连续剧《雪震》等的良好反响为征兆。然而民族文学的现状不甚景气,约束了民族影视艺术的发展,使它不可能走向高潮和繁荣,从而可能错失社会大众影视娱乐内容转向的需求机遇。另外,民族建筑文化,在风格式样、建筑材料等方面近年来对外界有一定的影响和启示,但难以有较大规模的独立开发态势。
最后,必须指出的是,民族文化的市场开发绝不等同于民族文化的自身发展,而且前者作为经济活动对于文化整体发展来说只是片面行为、短期行为甚至可能有部分是畸形行为,但是二者之间是可以互相促进的。市场开发对于文化发展肯定具有巨大的弘扬效果,而传统的文化资源对于民族地区经济启动又能提供一种崭新而有效的生长点。
近年来,重视保持民族文化特色与经济开发相结合的地区已经尝到了甜头,而另一些地区则因盲目仿照汉区建设而错失良机。因此,发扬民族文化的精华而摈弃其糟粕或陈旧形式,对于文化本身的发展和经济的启动兴旺都具有重要意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