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增加农业投入依靠科技兴农五位人大代表答记者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3-10
第2版(两会专页)
专栏:答记者问

  增加农业投入依靠科技兴农
五位人大代表答记者问
●时间:3月9日下午
●地点:北京国际饭店“两会”新闻中心
●被采访人:冯友松、王渭田、赵文欣、俞敬忠、张远贻
记者:中央要求增加农业投入,请问在这方面有哪些举措?碰到哪些问题?
赵文欣(四川省农委主任):农业一直是四川主要产业,省里很重视。中央提出增加农业投入,发展农业,哪一方面都需要投入,科技需要投入,落实政策需要投入,调整城乡、工农关系也需要投入。今年为加强农业,省长掌握的机动财力,在去年增加4000万元的基础上又增加4000万元。这在四川已很不容易了。四川去年农业基本建设投入6亿多元。四川财政赤字县多,财政上的钱大部分用在养人、发工资上,真正用在农业上的很少,因此完全靠财政有困难。让农民投入是应该的,但他们大量出的是劳力,拿钱是困难的。我们正在考虑建立新的支农机制,增加积累。
王渭田(山东省省长助理、省农委主任):山东的做法:一是各级财政增加投入,今年将达27亿元,增加12.5%;二是建立水利基金;三是通过政策性信贷,支持建立高产农业示范区和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及外向型农业发展区,带动各级政府把资金往农业上投;四是研究农业自我发展机制,实行种养加、农工贸一条龙,通过实现产业化进而实行农业内部自我补偿。现在全省已有“龙头”1万多个,涉及土地6000万亩、1000万户。
记者:请问在依靠科技发展农业上有何考虑?
冯友松(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辽宁的作法是针对妨碍农业发展的因素,全面实行科技兴农。首先是大力改造中低产田,治理涝洼地、盐碱地,改造坡耕地等。其次,增加对气候资源的利用,针对辽宁种一季庄稼有富余,种二季不够的矛盾,培育小麦新品种,同时搞间种、套种,加强地膜技术的运用,抓种子更新,抓实用技术的推广等。目前全省还建立了8000多个专业技术研究会,农民各学会一门技术。
俞敬忠(江苏省农林厅厅长):我国农业既面临挑战,又存在潜力,而最大潜力是科技。江苏人多地少,省委、省政府提出开展“粮棉单产增一成”活动。目前正在抓10项重点技术,如提高复种指数,改进耕作制度,推广新的栽培方法等。再一个是全面抓好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去年省人大通过了《〈农业技术推广法〉实施办法》。
记者:近年来沿海省市二、三产业发展较快,有的地方跑到内地套购粮食,请问张远贻市长怎么看这个问题?
张远贻(广东省江门市市长):这几年我们江门坚持三个不牺牲:在发展工业时不牺牲农业,在发展多种经营时不牺牲粮食生产,在搞城市建设时不牺牲农民利益,所以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记者:深化农村改革还有什么文章可作?
俞敬忠:农村深化改革大有文章可作。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同时,经济发达地区可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这是农业现代化的突破口。其次是发展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以龙头产业带动,实现产业化发展。三是乡镇企业抓好技术改造,选择较好的乡镇企业组成企业集团,目前全省乡镇企业已组建了590多家企业集团。还有按中央精神,在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粮棉购销体制。
本报记者何加正任维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